1. XBC电池技术
① BC不是一种全新的电池技术
Back Contact,金属电极均以叉指状排列在电池背面,为正面创造更多的吸光面积,提高电池片的整体光电转换效率。
2. XBC电池结构
① BC电池基础结构
a. 从上至下:SiNx/SiO2-n+Si(掺磷)-Si基底-p+(硼扩)/n++(磷扩)Si -SiO2/SiNx - 金属电极(叉指)
b. n+Si(掺磷):利用场钝化效应降低表面少子浓度,从而降低表面复合速率,同时还可以降低串联电阻,提升电子传输能力。
c. p+Si(硼扩):发射极能够与N型硅基底形成p-n结,有效分流载流子。
d. n++Si(磷扩):与n型硅形成高低结,增强载流子的分离能力,是IBC电池的核心技术。
e. SiO2/SiNx:背面,抑制IBC太阳电池的载流子复合;正面,减反层提高发电效率。
② HBC电池结构(HJT/BC)
从上至下:减反层-本征非晶硅-Si基底-本征非晶硅-n/p型非晶硅-TCO-金属电极
③ TBC结构(TOPCon/BC)
从上至下:减反层-钝化层-AlOx-n+Si(掺磷)-Si基底-隧穿氧化层-p+/n++掺杂多晶硅-钝化层-减反层-金属电极
3. XBC电池工艺流程
本文内容来源于:光伏技术,责任编辑:胡静,审核人:李峥
版权声明∶转载新能源网站内容,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process@vogel.com.cn,请添加小编微信号(msprocess)详细沟通。
绿氨带来全球能源发展新格局——绿氨由于其生产零碳肥料和燃料等诸多优点而逐渐受到人们青睐。绿氨也是一种优良的储能介质和氢气的载体,目前已经有许多专门生产绿氨的大型项目。
2023-04-10 Ahlam Rais
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各地政府部门、公共机构纷纷在大楼屋顶安装起了光伏电站,为光伏行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带头示范作用。
2023-11-01 光伏联播
贵州加速建设新能源电池研发基地,推动智能光伏创新突破;湖南湘潭力争打造全国一流能源互联网示范区,推进绿色低碳转型;日本积极布局下一代光伏电池,致力于发展钙钛矿技术。
2023-11-01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CPIA
2025-03-06
2025-03-06
2025-03-13
2025-03-17
2025-03-18
2025-03-21
2025-03-13
氢能作为一种备受追捧的零污染高效能源,其稀缺性使得人们对其渴求不已。然而,能耗巨大的压缩过程以及极低温度下的液化环节,被视为通往氢能转型之路上的重大障碍。在此背景下,氨成为热门的替代选项,尽管这种物质带有些许气味,但它有望成为能源转型中的奇迹材料。
作者:Dominik Steph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