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燃料电池汽车是一种以氢能代替传统能源、以燃料电池系统作为动力源或主动力源的汽车,是氢燃料电池在交通运输行业应用最为广泛的领域。中国氢燃料电池汽车行业呈现典型的“重商轻乘”特征,优先推广氢燃料电池商用车,乘用车数量较少。
由于氢燃料电池系统上游的关键零部件尚未完全实现国产化与大规模生产,降本之路依然漫长,氢燃料电池汽车的价格也随之水涨船高,当前推广成本远高于传统燃油汽车与纯电动汽车。
随着下游应用场景对汽车续航里程的要求提高,氢燃料电池汽车呈现高功率化发展趋势,单车平均装机功率从2018年的32.4kW提升至2022年的98.9kW,年均复合增长率达32.1%。中国氢燃料电池汽车行业规模整体呈高速增长态势,2022年氢燃料电池汽车销量为3,367辆,市场规模达46.6亿元,预计2027年氢燃料电池汽车销量将达34,846辆,市场规模达496.9亿元。2022-2027年氢燃料电池汽车销量年均复合增长率为59.6%,市场规模年均复合增长率为60.5%。
中国氢燃料电池汽车的整体行业集中度较高,但竞争格局尚未确定,2019-2022年CR5均在50%以上,TOP5企业排名变动频繁。从汽车上险口径统计,位于第一梯队的宇通客车、福田汽车、佛山飞驰2022年氢燃料电池汽车销量均在500辆以上,出货以商用车为主,第二梯队的上汽大通与苏州金龙年销量在300辆以上,其余企业的氢燃料电池汽车年销量均在200辆以下,市场份额较低。
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链分析:
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链上游为氢燃料电池系统供应商,代表性供应商有亿华通、重塑科技、清能股份等。产业链中游为氢燃料电池汽车制造商,代表性制造商有宇通客车、福田汽车、佛山飞驰等。产业链下游为交通物流运营商,代表性运营商有中国交建、中国外运、日邮物流等。
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链发展的堵点在于上游的氢燃料电池系统,氢燃料电池系统一般由燃料电池堆、燃料子系统、热管理子系统、电力转换子系统与电池自动监控系统构成,2019年氢燃料电池系统与储氢系统占据整车成本的65%,远高于纯电动汽车的电池成本占比。燃料电池堆及其相关零部件如双极板、质子交换膜、催化剂、膜电极作为燃料电池系统产业链中的核心环节,技术水平逐渐走向成熟,市场关注度较高,但国产化率相对较低,是当前燃料电池行业的热门创投赛道。而燃料电池系统中的气体扩散层与IV型储氢瓶原材料受制于海外供给,发展缓慢。目前中国燃料电池系统在双极板、空气压缩机、DC/DC等环节已能基本实现国产化,质子交换膜、低铂催化剂等环节大规模制备的稳定性与可靠性尚待验证,而气体扩散层、氢气循环装置等几乎完全依赖进口,未来国产替代空间巨大。上游氢燃料电池系统的国产化进程与成本下降幅度将成为产业链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
产业链上游
生产制造端:氢燃料电池系统供应商
上游厂商:北京亿华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重塑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等
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链上游为氢燃料电池系统供应商。燃料电池的作用是将燃料的化学能转化成电能,并最终能够为负载提供所需的电力,通常需要将若干个单燃料电池组合成燃料电池堆,再与一整套附属装置一起,构成一个复杂的燃料电池系统来完成。燃料电池系统一般由5个子系统构成,分别是:(1)燃料子系统(燃料的存储、处理、输送);(2)燃料电池子系统(燃料电池堆);(3)热管理子系统(冷却、余热回收);(4)电力转换子系统(直流交流转换、调整和稳定电压);(5)电池自动监控系统。氢燃料电池系统的行业集中度较高,但竞争格局尚未稳定。2019-2021年中国氢燃料电池系统行业CR3分别为61%、45%、63%,仅亿华通一直保持TOP3地位,且头部效应愈发显著,其余企业市场份额均发生较大变化。
产业链中游
品牌端:氢燃料电池汽车制造商
中游厂商: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等
产业链中游说明
产业链中游为氢燃料电池汽车制造商。由于中国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应用以商业用途为主,氢燃料电池汽车制造商多为传统商用车制造商,例如中国客车制造业的龙头企业宇通客车、2022年中国商用车销量第一的福田汽车等,2022年宇通客车氢燃料电池汽车销量达804辆,福田汽车销量达659辆,佛山飞驰销量达538辆,分别占据2022年氢燃料电池汽车企业销量排名TOP3。中国氢燃料电池汽车的行业集中度较高,2019-2021年CR5分别为86%、67%、64%,尚未形成长期稳定的垄断格局。随着氢燃料电池市场规模的扩大,具有整车集成技术优势、上游成本优势、订单资源优势的商用车制造商将在中长期占据更大市场份额。
产业链下游
渠道端及终端客户:交通物流运营商
渠道端: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外运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等
产业链下游说明
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链下游为交通物流运营商。从投资热度看,2022年,中国经济发展基本面长期向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3.0%。基础设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9.4%,其中,水利管理业投资同比增长13.6%,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同比增长10.1%,道路运输业投资同比增长3.7%,铁路运输业投资同比增长1.8%。从市场规模看,2022年中国物流行业保持韧性恢复,发展质量稳步提升,全国社会物流总额347.6万亿元,同比增长3.4%。物流需求结构持续优化,工业物流需求总体稳定,电商物流需求实现较快发展,再生资源物流需求高速增长。2022年,全国物流业总收入12.7万亿元,同比增长4.7%,多式联运的加速推进、国际服务网络覆盖范围的持续扩大、物流领域智能化、自动化等关键技术的创新和应用等推动物流服务不断向高质量迈进。2022年8月,卡睿智行联合某头部整车企业与中国交建共同签订了600辆氢能无人重卡大单,一汽解放、重塑集团和轻程物联网三家企业共同签署了1,000辆氢燃料电池重卡整车推广与应用战略协议,金龙汽车、华昌化工与中国外运共同签订500辆。
氢燃料电池汽车行业规模
中国氢燃料电池汽车行业规模整体呈高速增长态势,2022年氢燃料电池汽车销量为3,367辆,市场规模达46.6亿元,预计2027年氢燃料电池汽车销量将达34,846辆,市场规模达496.9亿元。2022-2027年氢燃料电池汽车销量年均复合增长率为59.6%,市场规模年均复合增长率为60.5%。
氢燃料电池汽车市场规模的扩大主要受益于汽车销量的高速增长与单车平均功率的提升。除2020年氢燃料电池汽车销量出现大幅下跌,氢燃料电池汽车市场整体保持稳步上升趋势。2020年疫情导致汽车供应链承压增大,叠加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影响,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受到较大冲击,年销量同比下跌56.8%。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2022年新能源汽车持续爆发式增长,燃料电池汽车总销量同比增长112.8%。随着下游应用场景对汽车续航里程的要求提高,氢燃料电池汽车呈现高功率化发展趋势,单车平均功率由2018年的32.4kW/辆提升至2022年的98.9kW/辆,单车平均功率的提升增加了催化剂等零部件的使用量,助推氢燃料电池汽车市场规模的进一步上涨。
预计未来在政策因素与技术革新的驱动下,氢燃料电池汽车有望保持高速发展趋势。2020年以来,氢能产业相关政策密集发布,加氢站等基础设施逐步完善,有助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商业化推广。此外,“氢能技术”、“新能源汽车”重点专项的开展将有力促进氢燃料电池关键瓶颈技术的突破,提升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全产业链国产化水平,降低上游零部件成本,推动氢燃料电池汽车的规模化应用。
本文内容来源于:头豹研究院,责任编辑:胡静,审核人:李峥
版权声明∶转载新能源网站内容,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process@vogel.com.cn,请添加小编微信号(msprocess)详细沟通。
气候变化是人类共同面临的重大挑战,《巴黎协定》为2020年后全球气候治理做出安排,其长期目标是将全球平均气温较工业化时期上升幅度控制在2℃以内。为此,全球逾20个国家宣布要实现“碳中和”。欧盟、美国将于2050年欧洲实现碳中和的目标,我国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2023-11-21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11月16日,国鸿氢能科技(嘉兴)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鸿氢能”)成功通过上市聆讯,即将登陆港交所主板上市,国鸿氢能曾分别于2022年11月和2023年5月两次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作为中国氢燃料电池领域的领先技术型企业,国鸿氢能一直致力于研究、开发、生产和销售氢燃料电池电堆及氢燃料电池系统,广泛应用于交通运输、固定式发电和备用电源发电等多元化场景。
2023-11-21 全球氢能网等
上市公司正在持续投资布局氢能领域,对行业发展而言是一大利好。11月以来,中原内配、三一重能、中国石化、科威尔、曼恩斯特、德迈仕、浩物股份、星源材质、兰石重装、江苏神通、密封科技、蜀道装备、安泰集团等超13家上市公司对外公布了布局氢能产业的最新进展。
2023-11-21 DT新材料
2024-11-02
2024-10-23
2024-11-07
2024-10-24
2024-10-24
2024-10-26
2024-11-20
西门子作为自动化和数字化领域的创新先驱,对氢能产业的布局和发展始终保持着敏锐的洞察力。在近期对西门子的一次采访中,西门子数字化工业集团化工行业总经理徐一滨、过程工业软件部中国区总经理孟广田博士以及西门子氢能业务拓展经理李想 ,向我们分享了他们对于氢能行业发展看法、化工行业跨界氢能“新赛道”的破局之道以及西门子的创新模式。
作者:吴梦晗 胡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