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5日,在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李强发布政府工作报告,氢能一词被重点提及,这也是中央在全国年度经济发展规划方面,首次提及要加快氢能产业的发展。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巩固扩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等产业领先优势,加快前沿新兴氢能、新材料、创新药等产业发展,积极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增长引擎。加强重点行业统筹布局和投资引导,防止产能过剩和低水平重复建设。
事实上,这次并非氢能首次进入《政府工作报告》,早在2019年,与“氢”相关的内容就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彼时的报告提出了“推动充电、加氢等设施建设”。与五年前不同的是,氢能不再只有加氢设施建设的只言片语,而是作为新兴产业的重要一极来看待,分量自然不可同日而语。
正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政策的推动对一个新兴产业来说,起到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正是从2019年两会期间加氢站建设进入政府工作报告后,我国加氢站建设和氢燃料电池汽车推广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据《中国加氢站数据库》统计,截至2023年底,2023年国内新建成加氢站68座,国内累计建成加氢站416座,建成加氢站中,固定式约占六成,是主流建站模式。
从上图可见,2018-2023年,我国累计建成的加氢站数量增长显著。除了加氢站的建设,在过去的5年里,我国氢燃料电池汽车数量也开始有了显著的增长,特别是在示范城市群政策正式实施之后,氢车示范的规模还在持续扩大。
截至2023年底,中国燃料电池商用车保有量超过2万辆,成为全球燃料电池商用车推广最多的国家,位居全球首位。其中,京津冀城市群累计推广2500余辆燃料电池汽车,积极探索跨区域生产原料及工业制成品运输等特色应用场景;上海城市群累计推广2300余辆燃料电池汽车,积极探索网约租赁等特色场景。
特别是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启用1200多辆燃料电池汽车为赛事提供运输保障服务,累计运营里程超过375万公里,是我国首次在重大国际活动中大规模成功使用氢燃料电池汽车,向全球证明了燃料电池汽车的可靠性,提振了产业发展信心。
过去的5年,不止是加氢站的建设,氢车的示范推广也逐渐走上正轨。更关键的是整个氢燃料电池产业链还在技术上基本实现了自主化,从膜电极核心材料,到空压机、循环泵等BOP部件,国产燃料电池在做到了核心部件国产化的同时,大幅降低了成本。截至到2023年年底,国产主流燃料电池系统的价格降至3000元/kW以下的区间。
在燃料电池应用端逐渐突破的同时,上游制氢端发展也在提速,由此带来电解水制氢设备需求猛增。根据GGII调研统计,2023年国内电解水制氢电解槽出货量达1.2GW(含出口,不含研发样机),同比增长61%。
过去5年来,氢能制、储、运、加、用等各环节的发展和充实,让全社会看到了氢能产业所蕴含的经济增长潜力,而这些也成为中央从政策层面持续加码氢能产业的关键所在。
在氢能被再次写进《政府工作报告》的同时,当前全国的人大代表们也在积极为氢能产业的发展建言。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学科带头人郭建增表示,今年两会还要提与海洋氢能产业发展直接相关的建议。他表示,我国海洋氢能产业发展仍处于探索阶段,存在顶层设计缺乏、装备技术发展缓慢、项目经验不足、商业模式不清晰、基础设施不完善等问题,亟需国家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集中优势资源攻关,统筹推进海洋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此,郭建增提出加快出台海洋氢能发展总体实施方案;组建海洋氢能产业发展国家队;多渠道加大专项资金支持力度;积极开展海洋氢能应用示范等四条建议。
全国政协委员、浦东新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国华为氢能产业发展建言:加强氢能国际合作提升全球话语权和影响力。李国华表示,我国氢能技术与产业发展仍面临许多问题,表现为:制氢、储氢、运氢等氢能产业链效率还有待提升,氢能领域技术专利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差距。
为此,李国华建议一是加强与国际组织合作,积极加入国际组织;二是扩大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的区域合作;三是立足国际视角,加强技术研究和专利技术保护;四是积极参与国际规则、国际标准的制定工作。
全国人大代表、联泓新科董事长郑月明为氢能产业发展建言:支持煤化工产业与绿氢、天然气耦合发展。他表示,目前绿氢多为电解水制氢,能源主要依靠风电、光伏,制备成本较高,供应有限,产能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区,有较强的地域限制。此外,我国天然气整体资源不足,优先作为城市燃气、工业燃料使用,政策上限制天然气作为化工原料。
为此,郑月明建议:一方面,支持煤化工产业与绿氢耦合发展,支持绿氢技术开发和项目建设,降低绿氢成本,提高供给能力;另一方面,支持煤化工产业与天然气耦合发展,提升煤化工产业整体绿色发展水平。
当然,两会期间,为氢能产业发展建言的还远不止以上几位。仅从以上人大代表的建言就可以看出设备各界对于发展氢能产业的关注。
一直以来,我国政策都存在持续性和延续性。在即将召开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或制定未来几年发展方针的关键时刻,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在全国年度经济发展规划方面,提出加快氢能产业的发展,对整个行业来说,可谓是定下了全年的发展基调。随着产业链协同的进一步优化和来自资本等各级力量的涌入,氢能产业在2024年势必将迎来一轮增长期。
本文内容来源于:游保平,责任编辑:胡静,审核人:李峥
版权声明∶转载新能源网站内容,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process@vogel.com.cn,请添加小编微信号(msprocess)详细沟通。
近年来我国基本上都是以每年1亿吨左右的标煤能量消耗总量在增加。按照这样一个预测,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时候,能源消费总量将达到80亿—90亿吨。能量消耗约等于带来排放,因此控制二氧化碳排放成为我国经济发展必须考虑的因素之一。
2024-03-13 《中国石油企业》
在最近发表在《太阳能杂志》上的一项研究中,工程师们提出了一个系统的概念设计,该系统可以有效地产生“太阳能热化学氢”(STCH)。该系统利用太阳的热量直接分解水并产生氢——一种清洁的燃料,可以为长途卡车、轮船和飞机提供动力,同时在这个过程中不会排放温室气体。
2024-03-13 飙叔科技洞察
2024-11-02
2024-10-23
2024-11-07
2024-10-24
2024-10-24
2024-10-26
2024-11-05
西门子作为自动化和数字化领域的创新先驱,对氢能产业的布局和发展始终保持着敏锐的洞察力。在近期对西门子的一次采访中,西门子数字化工业集团化工行业总经理徐一滨、过程工业软件部中国区总经理孟广田博士以及西门子氢能业务拓展经理李想 ,向我们分享了他们对于氢能行业发展看法、化工行业跨界氢能“新赛道”的破局之道以及西门子的创新模式。
作者:吴梦晗 胡静
评论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