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自主研制的首列氢能源市域列车成功达速试跑。该款列车应用多储能、多氢能系统分布式的混合动力供能方案,同时采用了中车长客自主开发的氢电混动能量管理策略和控制系统,实现了整车控制的深度集成,大幅提高能量利用效率,同时提高供能的灵活性和可靠性,最高续航里程可达1000公里以上。
我国首列氢能源市域列车成功试跑
2024年3月21日上午,由中车长客股份公司自主研制的我国首列氢能源市域列车在位于长春的中车长客试验线进行了运行试验,列车成功以时速160公里满载运行,实现全系统、全场景、多层级性能验证,标志着氢能在轨道交通领域应用取得新突破。
不同于传统列车依靠化石能源或从接触网获取电能驱动,这次成功达速运行的首列氢能源市域列车内置氢能动力系统,为车辆运行提供强劲持久的动力源,试验数据显示,列车每公里实际运行平均能耗为5千瓦时,满足车辆设计的各项指标要求,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这款列车应用了多储能、多氢能系统分布式的混合动力供能方案,同时采用了中车长客自主开发的氢电混动能量管理策略和控制系统,实现了整车控制的深度集成,大幅提高能量利用效率,同时提高供能的灵活性和可靠性,最高续航里程可达1000公里以上。
据中车长客国家轨道客车工程研究中心新技术研究部副部长王健介绍,中车长客在完成氢能源市域列车氢动力系统及其关键部件耐久、高低温、振动、电磁兼容、防火安全等方面试验验证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了不同速度等级下能耗、续航里程、可靠性、牵引、制动、动力学等整车试验,首次验证了氢能列车在-25℃至35℃环境温度下的实际性能,试验结果中各指标均达到车辆设计要求。
业内人士表示,本次试验是我国轨道交通行业在氢能源技术研发应用中的重要里程碑,将进一步助推实现高端交通载运装备关键技术自主可控,为我国交通载运装备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提供科技支撑。
本文内容来源于:新华社,责任编辑:胡静,审核人:李峥
版权声明∶转载新能源网站内容,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process@vogel.com.cn,请添加小编微信号(msprocess)详细沟通。
当前,已有多地发布相关文件允许非化工园区建设绿氢生产项目或制氢加氢一体站。业内专家表示,允许非化工园区电解水制氢突破了传统制氢模式,是在能源生产侧集中规模化制氢的有效方式。同时,应持续探索可行的能源应用侧的分布式制氢方式。
2024-03-21 中国能源报
氢能及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链条长,涉及氢气制取、储运、加注、应用、燃料电池系统以及相关装备制造、研发检测等环节。在全球能源向清洁化、低碳化、智能化发展趋势下,氢能在世界各国国家战略布局中的地位日益凸显。根据国际氢能委员会预测,到2050年氢能将承担全球18%的能源终端需求。预计届时氢能在我国终端能源体系中占比有望超过15%。
2024-03-21 江苏省汽车行业协会
绿色甲醇已成为减少航运排放的主要解决方案之一。尽管该种替代燃料在减少 SOX 和 NOX 排放方面有明显优势,但针对其不是无碳燃料的特性,仍有业内人士提出“绿色有多绿”的质疑。
2024-03-21 海运圈聚焦
2025-03-06
2025-03-06
2025-03-13
2025-03-17
2025-03-18
2025-03-21
2025-03-13
氢能作为一种备受追捧的零污染高效能源,其稀缺性使得人们对其渴求不已。然而,能耗巨大的压缩过程以及极低温度下的液化环节,被视为通往氢能转型之路上的重大障碍。在此背景下,氨成为热门的替代选项,尽管这种物质带有些许气味,但它有望成为能源转型中的奇迹材料。
作者:Dominik Stephan
评论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