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4日,华西堂科技集团产业基地项目开工仪式在丽春镇举行。这是彭州贯彻落实发展氢能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决策部署,按照“三个做优做强”要求,紧扣成都市“建圈强链、招商引智”核心工作,聚焦产业链关键环节构建产业生态,做实做强“成都氢谷”的真抓实干。
图源投资彭州
活动现场,企业代表和施工方代表分别作了项目介绍和表态发言。随后,随着一声“开工”的号令发出,挖掘机大臂挥舞、嘉宾们培土奠基,标志着该项目正式在彭开建。
据介绍,华西堂科技集团产业基地项目位于丽春镇,占地面积约32亩,规划建设华西堂总部、研发中心、吸附剂阀门项目办公楼。项目建成投产后,预计年产6000吨制氢制氧专用高性能吸附剂、1万台(套)制氢制氧专用阀门、200台(套)吸附塔及反应器等特种装备,将为氢能上下游用户提供关键设备、材料及工程服务,进一步补强“成都氢谷”氢能产业链“制-用”环节,助力成都打造“绿氢之都”。
华西堂科技集团产业基地项目效果图,图源投资彭州
华西堂科技集团产业基地项目于今年3月签约,仅用了100余天就顺利开工了。项目之所以能实现“拿地即开工”,这是因为近年来彭州着力打造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链,聚焦项目落地、开工、建设、投运全流程,建立“一版块一领导、一项目一专员”的微网格服务,主动靠前服务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增强投资吸引力。
“没想到这么快就能开工,让我们实现了‘拿地即开工’,效率真高!”该项目相关负责人直言,“我们也将努力争取尽早建成投产。”
截至目前,彭州市累计已引育华西堂科技集团产业基地项目、华能电解水制氢示范项目、莒纳绿氢电极项目、大连大特气体等氢能产业链重点企业(项目)20余个、总投资约37.5亿元,形成了覆盖氢能产业“研-制-储-运-用”各环节的产业基础和独特优势,已发展成为成都重要的氢源保供地、创新策源地和产业集聚地。
未来,彭州将持续巩固氢能产业在四川省、成都市的先发优势,围绕清洁能源体系建设,锚定“绿色能源提供者、行业标准制定者、产业生态构建者”的发展目标,重点做强“成都氢谷”能源保供、关键设备、创新转化、工业示范四大功能,深度融合成都绿色低碳产业生态圈和成渝“氢走廊”,力争到2025年氢能产业产值突破50亿元,将“成都氢谷”打造成为支撑国家战略腹地建设、构建多元能源体系的创新引领区。
本文内容来源于投资彭州等公开信息,责任编辑:胡静,审核人:李峥
版权声明∶转载新能源网站内容,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process@vogel.com.cn,请添加小编微信号(msprocess)详细沟通。
近日,国家发改委印发《绿色低碳先进技术示范项目清单(第一批)》,其中包括张家口风氢一体化源网荷储综合示范工程项目(一期)、基于纯氢燃气轮机创新的“电-氢-电”新模式实证示范项目、50万千瓦风电制氢制氨一体化示范项目、氢能产业园(绿色氢氨醇一体化)示范项目等多个氢能项目。
2024-04-18 国家发改委
最新项目汇总: 4.64GW风光火热储氢一体化项目签约;湖北省首个绿氢制甲醇项目签约,醇氢燃料300万吨/年
2024-03-28 新能源技术与装备
据数据研究,截至2024年2月,国内公开在建及规划电解水制氢示范项目制氢装机总规模超过58GW,绿氢项目投建呈爆发式增长态势。在此形势下,电解水制氢装备企业及上游材料企业正在加速产能扩张,以抢占市场先机。
2024-03-30 高工氢能
2025-03-06
2025-03-06
2025-03-13
2025-03-17
2025-03-18
2025-03-21
2025-03-13
氢能作为一种备受追捧的零污染高效能源,其稀缺性使得人们对其渴求不已。然而,能耗巨大的压缩过程以及极低温度下的液化环节,被视为通往氢能转型之路上的重大障碍。在此背景下,氨成为热门的替代选项,尽管这种物质带有些许气味,但它有望成为能源转型中的奇迹材料。
作者:Dominik Stephan
评论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