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核绿色氢氨项目EPC中标候选人公示:
2025年7月31日,中核科右前旗风储制氢制氨一体化示范项目制氢部分EPC总承包中标候选人公示。
西南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中核华誉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联合体以1078999808.00元的报价位列中标候选人第一名。陕西建工安装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寰球工程有限公司联合体位列中标候选人第二名;中蓝连海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弘毅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体位列中标候选人第三名。
根据该项目招标公告,本次风储制氢制氨一体化示范项目为并网型示范项目,规划总容量风电50万kW,风电场年发电量为16.90亿 kWh;配套装机容量 10%、2h,即容量为 50MW/100MWh的磷酸铁锂储能设备。同时在兴安盟工业园区建设大规模风电制氢系统,充分利用风电的绿电,以绿电电解水制氢。以脱盐水为原料,经碱性电解槽电解水工艺、氢气纯化压缩、氧气净化液化等技术生产绿色氢气及副产物氧气。
2024年12月,中核科右前旗风储制氢制氨一体化示范项目-制氢项目备案。计划投资120000万元,规划新建制氢规模为56000标方/小时的制氢站,同时设置氢气压缩储存系统及其他配套设施。
中核科右前旗风储制氢制氨一体化示范项目制氨部分,规划利用50万千瓦风电项目发电能进行电解水制氢,制氢系统出口的绿氢经过新建氢气管道为下游制氨提供氢源,制氨规模为12.16万吨/年。
年产240万吨!全球最大绿氨项目签约
2025年7月29日,在中国化学集团公司董事长莫鼎革与海芬氢能公司首席执行官拉菲内蒂的共同见证下,中国化学七化建董事长龙海洋与海芬氢能公司首席运营官朱瑟佩在京签署了全球最大绿氨项目——纳米比亚海芬氢能年产240万吨绿氨装置FEED+EPC总承包合同。
中国化学集团公司董事长莫鼎革表示,纳米比亚政府将绿色氢能定位为国家发展战略,海芬氢能公司作为该领域的领军企业,正积极推动非洲可再生能源转型。中国化学作为化工领域的“国家队”,在石油化工、天然气及新能源领域持续深耕,成果显著。
拉菲内蒂表示,海芬氢能长期深耕绿氢技术创新与应用,该标杆性可再生能源项目的实施,将有力推动纳米比亚打造成为非洲绿色能源中心,助力该国经济实现快速增长。纳米比亚国别资源丰富,发展前景广阔,政府高度重视该项目的开发,此次合作将为双方未来深化合作奠定良好的开端。
中国化学氢能布局
中国化学是国务院国资委监管的大型中央企业集团,是石油和化学工业工程领域的国家队。近年来,中国化学在氢能领域大展拳脚,围绕制氢、氢储运、绿氢项目等领域进行了深入布局。
在制氢方面,中国化学研发了城市垃圾高温气化制氢技术,同时开发了适应不同场景的低成本、安全、高效的储氢技术;中国化学旗下赛鼎公司开发的大规模加压固定床垃圾熔渣气化制氢技术,适用于超大、大型城市垃圾和生物质废弃物的集中处理,目前在山东滕州建设的日处理30吨垃圾气化中试装置已建成,进入试运行阶段。
在氢储运方面,中国化学旗下五环公司开发的氢油储运技术,可解决氢能储运的安全性、经济性等问题;旗下科研院研发MCH(甲基环己烷)储运氢技术,可实现氢能的长距离安全输送,目前已在山东滕州建设加脱氢示范装置并实现长周期运行。
在绿氢项目方面,中国化学参与了国内外多个大型绿氢项目EPC建设。
2023年6月,湖北黄石大冶市矿区绿电绿氢制储加用一体化氢能矿场综合建设制氢工厂一期EPC项目定标结果公布,中国化学工程第十六建设有限公司和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组成的联合体获得中标。
2023年10月9日,中国化学全资子公司中国化学工程第七建设有限公司与俄罗斯波罗的海甲醇有限责任公司签署了俄罗斯波罗的海天然气制甲醇化工综合体项目工程总承包合同。合同工期为48个月,合同总金额84亿欧元,折合人民币约650.50亿元。2023年11月9日,由中国石油工程建设有限公司华北分公司与中国化学旗下企业组成的联合体中标大唐集团多伦15万千瓦风光制氢一体化科技示范项目制氢部分EPC总承包。该项目是大唐集团首个绿氢重点示范项目。
2024年8月,中国化学工程科技公司中标乌拉特中旗甘其毛都口岸加工园区元鳇年产100万吨绿色甲醇项目(一期工程)施工及设备采购(PC)项目。
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等公开信息,“新能源技术与装备”整理,责任编辑:胡静,审核人:李峥
版权声明∶转载新能源网站内容,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process@vogel.com.cn,请添加小编微信号(msprocess)详细沟通。
中船派瑞氢能中标3000型甲醇制氢-加氢一体站EPC项目;2.75亿元!湖北大冶294台氢能车辆招标;
2025-07-24 公开信息
2025年7月23日,我国首个海水直接制氢示范项目在青岛炼化氢能“产研加”示范园内建成试运行,所产氢气并入公司管网系统,用于氢能车辆加注或掺入炼化生产过程。
2025-07-24 本网编辑
2025-07-17
2025-07-23
2025-07-18
2025-07-28
2025-08-01
2025-08-04
氢能作为一种备受追捧的零污染高效能源,其稀缺性使得人们对其渴求不已。然而,能耗巨大的压缩过程以及极低温度下的液化环节,被视为通往氢能转型之路上的重大障碍。在此背景下,氨成为热门的替代选项,尽管这种物质带有些许气味,但它有望成为能源转型中的奇迹材料。
作者:Dominik Stephan
评论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