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6日,壳牌中国携手清华大学举办2025“赋能进步”合作论坛共同探索行业趋势与高质量发展路径。此次论坛邀请到了政府、智库、学界权威专家和国内外能源、交通、电力、工业、制造业等领域的行业伙伴,共同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低碳能源转型之路。
围绕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主题,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欧阳明高展望了中国新能源革命的未来。
欧阳明高表示,相对电池,氢能要更加复杂,“看起来很美,但坑非常非常多。”欧阳明高还谈到,现在是氢能产业的最低点,预计2030年才会回暖。
对于氢与电的关系,他指出,电不可能替代一切,仍然有很多领域需要用氢去替代化石能源。
但欧阳明高教授指出,“只有当绿电过剩的时候,氢才能更好地发展起来。如果能用电,就没有必要用氢;如果能用电池就没必要用氢燃料电池,这是(物理上的)第一性原理。”
欧阳明高表示,2025年是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的转折点,电网消纳新能源已出现困难,因此风电、光伏、氢能等新能源必须协同发展。
“这当中需要克服三大关键技术瓶颈——氢能、储能和智能,而储能是解决所有新能源消纳问题的核心。氢本身就是长周期储能的载体,电化学储能可以做到10小时的储能,但时间再长的话就要靠氢储能。预计在2030年,中国的新能源革命将进入新一轮的爆发期。”
欧阳明高认为,新能源交通未来发展主要是电和氢两大方向,就像现在的汽油和柴油,是交通燃料的主体。
未来,氢燃料电池大概占整个交通领域用能总规模的百分之十几,动力电池占80%左右。

同时,壳牌集团战略与远景规划副总裁Laszlo Varro指出,钢铁、航运等行业的脱碳必须依赖氢能。
不过,由于相关技术目前尚不成熟,亟需政府大力支持,例如通过提高碳定价来增强氢能的性价比。
在圆桌论坛上,宝武清洁能源有限公司首席专家曹先常表示,宝武集团的减碳技术研发高度依赖清洁能源,尤其是氢能。
例如,以氢替代煤炭作为还原剂炼铁。为此,宝武集团于2019年成立了专门的清洁能源公司,重点发展氢能等清洁能源产业。
在交通领域,氢燃料电池相较于动力电池,在长距离行驶和寒冷气候条件下更具优势。
一汽解放集团开发院副院长郭平在圆桌论坛上指出,公司并未放弃氢能技术路线,已储备氢内燃机及氢燃料电池相关技术。
目前,由于氢能成本较高,行业应用热度较低。只有当氢的成本降至每公斤25元以下,才能与柴油和天然气在经济性上相当。乐观预计,到2030年氢能成本将降至具备竞争力的水平。

本文内容来源于壳牌中国官微等公开信息,“新能源技术与装备”整理,责任编辑:胡静,审核人:李峥
版权声明∶转载新能源网站内容,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process@vogel.com.cn,请添加小编微信号(msprocess)详细沟通。
2025年10月15日从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获悉,盐湖股份中央研究院系统推进的“察尔汗盐湖卤水直接提锂技术”项目取得重大突破,成功制备出产品纯度为99.80%电池级碳酸锂,杂质指标符合相关国家标准要求。
2025-10-22 本网编辑
2025中国国际石油化工大会将于10月22日至24日在浙江宁波隆重举办。今年的大会主题为“解码新增长”。
2025-10-22 本网编辑
2025-10-21
2025-10-23
2025-11-05
2025-11-10
2025-10-23
2025-10-23
2025-10-22
氢能作为一种备受追捧的零污染高效能源,其稀缺性使得人们对其渴求不已。然而,能耗巨大的压缩过程以及极低温度下的液化环节,被视为通往氢能转型之路上的重大障碍。在此背景下,氨成为热门的替代选项,尽管这种物质带有些许气味,但它有望成为能源转型中的奇迹材料。
作者:Dominik Stephan
评论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