禾望电气助力全球最大26MW级海上风电机组并网发电
2025年10月29日,全球最大26兆瓦级海上风电机组在山东东营成功并网发电,刷新单机容量与叶轮直径双项世界纪录,标志着我国在全球海上风电高端装备制造领域处于领先地位。
这台“海上巨无霸”每转一圈即可产生62度清洁电能,在年平均风速10米/秒的条件下单台机组年发电量可达1亿度,足以满足5.5万户家庭全年用电需求,减少二氧化碳排放8万余吨。

该项目有如下亮点:
全球首次应用:首次将1350Vac电压等级应用于风电变流器领域,并进行大量器件适配工作。在高功率密度的前提下,突破26MW全球最大功率等级壁垒。
智能冗余设计:采用四条独立支路并联软件,可自动识别故障支路,并保证剩余支路具备最大25%、50%、75%的发电能力,有效减少发电量损失。
海上高可靠性:基于大量海上应用案例的总结与分析,26MW变流器整机采用IP54防护等级,适用于不同风区和海域的高湿、高盐雾环境,长期稳定可靠运行。
智能熔丝设计:变流器网侧采用智能熔丝能快速切断短路故障,精准保护核心部件IGBT与整个变流器系统,减少设备维护成本,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中国海拔最高风电项目并网发电
2025年11月17日,在海拔超过5000米的青藏高原,中国电建EPC总承包的国内海拔最高风电项目——西藏华电山南琼结60兆瓦风电项目首批风机并网发电,正式进入投产运行阶段。该项目位于西藏山南市琼结县仲堆村,总装机60兆瓦,最高机位海拔5370米,是中国海拔最高的风电项目,由中国电建所属昆明院总承包建设。

面对含氧量仅为平原地区57%、昼夜温差超20摄氏度、场内道路累计爬升达1670米等极端环境挑战,项目团队首次在5000米以上超高海拔地区应用单叶片吊装工艺,较传统叶轮整体吊装节省约66%作业场地,并将有效作业风速上限提升至10米/秒,为项目高质量投产奠定坚实基础。
项目构建了“设备选型+储能+智能调控”技术体系,配套构网型储能设施,可有效平抑风电波动,提升电网可靠性。通过严格执行高寒草甸“起、存、养、复”四步工作法,创新采用高性能基质生态喷播技术,累计修复植被36万平方米,铺设保护密目网12万平方米,实现工程建设与生态保护协同推进。
项目还通过土地租赁、参工参建、技能培训等方式,直接带动群众增收360余万元,带动地方产业增收1100余万元,使清洁能源发展成果切实惠及当地各族群众。
投运后,项目预计每年输送的清洁能源可满足约12万户家庭的用电需求,相当于年均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2.87万吨,将为全球高海拔、弱电网地区的新能源建设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技术与管理范本。
本文内容来源于中国电建等公开信息,“新能源技术与装备”整理,责任编辑:胡静,审核人:李峥
版权声明∶转载新能源网站内容,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process@vogel.com.cn,请添加小编微信号(msprocess)详细沟通。
2025年11月10日,国家发改委发布《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关于促进新能源消纳和调控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2025-11-11 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
2025-11-05
2025-11-10
2025-11-11
2025-11-14
2025-11-17
2025-11-14
2025-11-04
氢能作为一种备受追捧的零污染高效能源,其稀缺性使得人们对其渴求不已。然而,能耗巨大的压缩过程以及极低温度下的液化环节,被视为通往氢能转型之路上的重大障碍。在此背景下,氨成为热门的替代选项,尽管这种物质带有些许气味,但它有望成为能源转型中的奇迹材料。
作者:Dominik Stephan
评论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