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解水制氢设备下线热潮退去后,各家企业开始把重点放在技术提升上。
目前国内最成熟的电解水制氢技术为碱性电解,整个制氢成本主要在于电费和设备折旧,其中电费占比70%-90%,折旧占比10%-30%。按照年生产时间2000小时,电耗5 kwh/标方,电价0.3元/kwh, 1000标方的电解槽制氢成本为25元/kg。碱性制氢设备的发展趋势是大功率、低成本、长寿命、规模化、集群化、自动化。2025年3000标方的碱性电解槽应用会得到普及,同时制氢设备的成本也将大幅降低。
目前PEM水电解制氢技术已在加氢站现场制氢、风电等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储能等领域得到示范应用并逐步推广。过去5年电解槽成本已下降了40%,但是投资和运行成本高仍然是PEM水电解制氢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这与目前析氧、析氢电催化剂只能选用贵金属材料密切相关。
AEM制氢设备是“热点”,因其兼具ALK电解水制氢设备和PEM电解水制氢设备的优势,AEM电解槽成为“后起之秀”,国内多家制氢设备厂商开始发力AEM制氢技术。
截至目前,今年国内已下线共9款电解槽,其中两款PEM电解槽、一款AEM电解槽——
双良集团
2024年10月18日,“光氢储电 智创未来”双良集团首届创新大会开幕。
会上,双良与南京理工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共同成立“光储氢氨醇一体化及应用创新联合体”。
在技术分享部分,双良集团发布了自主研发的5000Nm³/h碱性水电解槽,产品具备高性能、高质量、高电密、调节范围大等特点,是世界目前产氢最大、电流密度最高、在同等电流密度下能耗最低的碱性水电解制氢装置。同时,双良集团董事局副主席江荣方分享双良氢能最新研发成果《世界最大高性能碱性电解槽》。
双良集团董事局副主席江荣方
在90摄氏度工况运行时,双良电解槽最高电流密度可达10600A/㎡,能耗4.7 kW h/Nm³ H₂;在3000 A/㎡电流密度下,双良电解槽能耗低至3.875 kW h/Nm³ H₂;产品最低运行负荷可降至10%,并保持氧中氢含量<1.50%。多项关键技术指标的突破,彰显出双良在绿电制氢装备领域的强大创新实力,推动氢能行业技术发展再上新台阶。
5000Nm³/h碱性水电解槽
2024年9月6日,双良出口阿曼“United Solar Polysilicon (FZC) SPC”联合太阳能项目的百余套多晶硅还原炉陆续顺利发货,同期中标的碱性水电解槽,也从双良氢能一期车间同时发货。
国氢科技
近日,国氢科技自主研发的“500Nm³/h质子交换膜电解水制氢电解槽”顺利通过第三方认证。该产品是目前国内单槽规模最大的PEM电解槽,采用公司自主技术的高稳定催化剂、高可靠性大型膜电极,标志着国氢科技在PEM制氢技术领域取得又一重大突破,在我国制氢技术自主化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国氢科技历经多年持续技术攻关,研发出多款自主化、高性能PEM制氢产品,其中兆瓦级电解槽获评国家能源局2023年度能源行业十大科技创新成果,已累计运行时间超万小时。批量生产的50台套兆瓦级电解槽全部一次性通过场内测试,已按期交付大安风光制绿氢合成氨一体化示范项目。
大型电解槽开发是国家电投参与承担的中央企业绿色氢能制储运创新联合体重点任务。本次认证通过的 500Nm³/h电解槽,额定电流密度1.8A/cm²,额定制氢电耗4.4 kWh/Nm³,标志着创新联合体重点任务取得了重要进展。
卧龙英耐德
10月10日,卧龙英耐德(浙江)氢能科技有限公司在浙江·绍兴上虞隆重发布了国产首台兆瓦级AEM水电解制氢设备——AEM Nexus 1000。
该AEM制氢系统不仅具备设计紧凑、运行高效、维护简洁,智能控制等优势,并且考虑到客户实际使用情况,兼顾运输与安装的高效与快捷。灵活性高,叠加运行稳定,系统寿命可达8万小时,综合实力引领全球同类产品。其制氢量为210Nm3/h,功率为1MW,采用了先进的阴离子交换膜技术。相对于传统的ALK碱性电解槽,Nexus1000电流密度高达8000A/㎡;电解槽直流效率为4.2kWh/ Nm³,全系统效率为4.8kWh/Nm³;动态响应速度快,0-100%满功率加减载时间仅需数十秒;运行功率范围宽,可在0-100%全功率范围内安全运行;输出氢气纯度高,直接输出氢中氧含量小于5ppm,无需氢氧分离装置;输出压力高达3.5Mpa,可有效降低后级压缩机的能耗和成本。
中车株洲所
2024年10月12日,中国中车旗下中车株洲所自主研发的2000标方电解槽在湖南株洲成功下线,并推出大标方柔性绿电制氢装备解决方案。
该电解槽采用了多项先进技术,具备行业领先的高电流密度设计、超低的能量消耗水平、宽泛的工作调节范围以及全自动化操作等优势。
以1GW的绿电制氢项目为例,2000标方电解槽相比行业内通用的1000标方电解槽产品,可节省2.1万平米的面积,相当于三个足球场,厂房建设成本降低30%以上,电解槽设备成本节省约20%,加上管道布线的减少,业主的初始投资可以降低20%以上。
据测算,假设1GW的绿电制氢项目开机运行时间为8000小时/年,电价0.25元,相比市场上4.5度每标方的产品,制氢成本下降约8000万元/年,以电解槽寿命25年算,全生命周期使用成本可节约20亿元。
当前,绿电制氢是我国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途径,作为新能源零碳科技,理想状态下1公斤氢气能替代5升柴油的消耗量,减少15公斤的二氧化碳排放。1GW的绿电制氢项目运行8000小时/年,25年应用中车株洲所碱性电解槽产品可减排二氧化碳6000万吨。
华秦新能源一陕西首台2000标方电解槽
2024年9月30日上午,陕西首台2000Nm³/h高活性电极电解槽下线仪式,在华秦科技园隆重举行。
本次下线的2000Nm³/h高活性电极电解槽,延用了1000Nm³/h电解槽的高活性、长寿命电解电极材料与工艺,采用仿真流场流道设计、柔性结构、零接触电阻电极、防腐电镀工艺等多项自主创新成果,在额定运行电流密度4000A/m²条件下,实现高能效水平。
康明斯
2024年1月29日,康明斯Accelera全球首台针对中国市场的本地化HyLYZER®-1000产品正式下线,实现了绿氢设备制造成本的大幅度降低,并以更短的交付周期满足本地用户的定制化绿氢能源解决方案需求。
该产品为单台5MW的模块化产品,制氢能力1000标方/小时,目前产品已经完成实验室测试,可实现5%的超低负荷运行能力,直接输出氢气纯度可实现99.99%(不含氢气纯化,不含水状态)。这样的产品设计非常适用于便捷的现场室内安装需求,通过简单的模块互联即可实现增容。其可靠性、低维护成本和优秀的安全性能使其非常适合风光电耦合,用于绿氢的生产。
该型号产品为康明斯PEM电解水制氢设备产品,以经过全球验证的模块化电解水系统为基础,2021年下半年开启产品本地化的导入,基于本地化供应链体系,针对国内市场的法律法规进行了适应性设计。2023年4月底,该产品在位于广东佛山的康明斯恩泽绿氢设备制造基地正式投产,于同年9月完成组装并进入测试间的调试和研发验证阶段。
宏泽海槿
2024年7月26日,宏泽海槿Hz2500Nm3/h制氢电解槽下线仪式举行。
派瑞氢能
2024年5月17日,国内最大单体产氢量3000Nm³/h水电解制氢装备下线仪式暨“氢动未来”氢能产业发展大会在中国船舶集团第七一八研究所成功举办。
该装备由七一八所旗下中船(邯郸)派瑞氢能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围绕我国氢能高质量发展重大需求,突破了大功率、高电密、宽负载、低电耗等多项前沿技术,运行电流密度提升17%,槽体重量降低13%,制氢系统具备30%-110%的动态调节能力,能耗达到国标一级能效标准,可显著提高单机产能、降低生产投入和运行成本。
隆基氢能
2024年3月12日,隆基氢能ALK G系列2台3000Nm³/h碱性制氢装备顺利启运发货,该装备是国内目前单体产氢量最大的碱性电解槽,此示范项目即将展示隆基大标方电解槽作为行业标杆带来的“新质生产力”。
隆基G系列3000Nm³/h产品的成功下线和发运,标志着中国碱水电解槽技术和工艺已处于国际领先水平,隆基氢能电解槽研发制造技术已达行业制高点。隆基氢能G系列产品自2023年9月面市以来,备受行业各界关注,已成功中标兴国铸业富氢高炉技术示范项目、中广核新能源宁东清洁能源制氢等项目。在氢冶金、氢交通等领域的项目中,为客户降低CAPEX成本,节约占地面积,不断下探LCOH(单位制氢成本)。
本文内容来源于氢能观察等公开信息,责任编辑:胡静,审核人:李峥
版权声明∶转载新能源网站内容,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process@vogel.com.cn,请添加小编微信号(msprocess)详细沟通。
最新氢能项目汇总:我国首个十万吨级绿氢制绿色航油示范项目开工;32套1000Nm³/h电解槽风光制氢项目完成备案
2024-10-22 网络
10月12日,中国招标投标公共服务平台发布《山东港口渤海湾港潍坊港区制氢站工程建设项目设备及辅助设施采购项目中标候选人公示》。
2024-10-19 碳索氢能 等
2024年第三季度,PlugPower、Enapter、西门子、Sunfire、NEL、H-TEC Systems、Splitwaters 、ITM Power、Metacon等海外电解槽厂商在市场订单方面表现强劲。
2024-10-16 高工氢电
2024-10-11
2024-10-09
2024-10-09
2024-10-12
2024-10-17
2024-10-23
2024-10-09
西门子作为自动化和数字化领域的创新先驱,对氢能产业的布局和发展始终保持着敏锐的洞察力。在近期对西门子的一次采访中,西门子数字化工业集团化工行业总经理徐一滨、过程工业软件部中国区总经理孟广田博士以及西门子氢能业务拓展经理李想 ,向我们分享了他们对于氢能行业发展看法、化工行业跨界氢能“新赛道”的破局之道以及西门子的创新模式。
作者:吴梦晗 胡静
评论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