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能建氢能公司自主开发的柔性制氢工艺成套技术“8000Nm³/h碱性电解水制氢”工艺包通过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权威评审。
图源:中国能建官微
详情如下:
评审专家组一致认为,该工艺包的内容和深度符合《石油化工装置工艺设计包(成套技术工艺包)内容规定》(SPMP-STD-EM2001-2015)的标准要求,技术路线具有创新性与前瞻性,工艺流程科学合理,控制系统高效可靠,核心设备参数匹配工业化需求,具备市场推广与应用的基础,最终评定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该工艺包实现了电力和化工的有机融合,包含单一电源和混合电源两种形式,可针对多种项目边界条件形成定制化柔性制氢工艺,与电解水制氢、电源设备、单槽和群槽集群调控策略构成成套技术,可覆盖目前主流的电解水制氢运行模式。
近年来,中能建绿电制氢领域多项关键核心技术,相继取得重大技术突破。
2023年9月27日,由中国能建北京设备公司联合清华大学电机系、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共同建设的国内首座8兆瓦级碱性电解水制氢机组稳暂态特性试验检测平台竣工。该测试平台设计测试能力500-1500标方,测试对象覆盖目前主流的碱性电解水制氢电解槽和整流器。
2023年10月17日,中国能建旗下北京电力设备总厂有限公司发布1500Nm³/h碱性电解槽。该电解槽设计产氢量1500Nm³/h,额定工况下,直流能耗4.3千瓦时每标方氢气,最大产氢量可达2000Nm³/h。
中国能建称,“8000Nm³/h碱性电解水制氢”工艺包是中国能建继研发1500标方电解槽、打造 “能源管理+智能调度+电解槽集群控制”、“三位一体”智能调控体系、建设国内首座8兆瓦级碱性电解水制氢机组稳暂态特性试验检测平台等多项关键核心技术后,再次取得的重大技术突破,彰显了中国能建氢能公司在绿电制氢核心技术领域的强大实力,为氢能产业提供了可复制、易推广的应用模式,有助于推动氢能产业朝着更高水平、更具活力的方向迈进。
本文内容来源于中国能建等公开信息,“新能源技术与装备”整理,责任编辑:胡静,审核人:李峥
版权声明∶转载新能源网站内容,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process@vogel.com.cn,请添加小编微信号(msprocess)详细沟通。
2025-03-06
2025-03-06
2025-03-13
2025-03-17
2025-03-18
2025-03-13
2025-03-21
氢能作为一种备受追捧的零污染高效能源,其稀缺性使得人们对其渴求不已。然而,能耗巨大的压缩过程以及极低温度下的液化环节,被视为通往氢能转型之路上的重大障碍。在此背景下,氨成为热门的替代选项,尽管这种物质带有些许气味,但它有望成为能源转型中的奇迹材料。
作者:Dominik Stephan
评论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