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5)国际论坛于2025年3月28日~3月30日在京成功举办。论坛以“加速推进全球汽车电动化转型与合作共赢”为主题,众多中外机构与产业嘉宾就全球及中国汽车电动化的发展现状、面临的挑战与机遇,以及在技术创新、市场布局、供应链协同等多方面的应对策略和合作方向等议题分享了各自的观点。
欧阳明高院士本次百人会演讲核心观点总结如下:
市场格局演变与产业周期性大变局
新能源汽车技术革命的三大阶段
全固态电池技术路线与挑战
智能化与能源革命的协同效应
未来产业体系展望(2030-2035年)
一、市场格局演变与产业周期性大变局:
市场转型特征
中国汽车市场从增量转向存量,进入"零和博弈"阶段,新能源与传统燃油车竞争加剧。过去3年新能源车销量从130万飙升至1300万(渗透率超50%),传统车企陷入零增长困境。
四大变局驱动行业变革
技术大变革:电动化爆发(2025年销量预计超1600万辆)推动市场结构性重构。
产品大变型:汽车从耐用消费品转向高频迭代的智能终端(如手机化趋势)。
营销大变局:信息爆炸时代倒逼传统营销模式升级,用户体验成为核心。
周期大变局:增量市场结束,新能源与燃油车替代速度加快(3-4年颠覆格局)。
二、新能源汽车技术革命的三大阶段:
0时代:动力电动化(2010-2025)
2.0时代:整车智能化(2025-2030)
3.0时代:能源低碳化(2030-2035)
三、全固态电池技术路线与挑战:
技术路线与产业化进程
阶段目标:
2025-2027年:石墨/低硅负极硫化物全固态(200-300 Wh/kg),突破电解质技术链。
2027-2030年:高硅负极硫化物全固态(400 Wh/kg),优化硅碳负极与高镍正极。
2030年后:锂负极全固态(500 Wh/kg),攻关无锂负极与高电压正极。
产业化时间表:
中国车企(宁德时代、比亚迪等)预计2027年量产硫化物全固态电池,2030年规模化。
关键技术挑战
材料瓶颈:锂枝晶生长、界面反应活性高、体积膨胀(硅负极膨胀率>30%)。
解决方案:
锂金属体相复合与界面设计(原位/非原位人工界面层)。
硫化物电解质规模化生产(日本出光兴产2026年产能达140吨/年)。
国际竞争格局
日韩企业(丰田、三星SDI)聚焦硫化物路线,2025-2027年试产;
中国车企加速布局,卫蓝、清陶等计划2026-2027年推出高能量密度产品。
四、智能化与能源革命的协同效应:
智能驾驶发展路径
车网互动(V2G)与能源转型
能源结构转型
五、未来产业体系展望(2030-2035):
技术融合趋势
电动化、智能化、低碳化深度协同,汽车与能源、交通、城市基础设施融合。
产业体系重构
制造端:软件定义汽车(SDV)占比超60%,个性化定制成为主流。
能源端:车网互动覆盖超50%充电场景,电动汽车成为新型电力系统节点。
全球化竞争格局
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占比预计达30%,形成“技术+产业链+市场”三位一体优势。
终极目标
2035年实现“双碳”战略,新能源汽车全生命周期零排放,引领全球汽车产业变革。
以下为PPT原文,供行业人士学习参考:
本文内容来源于电动人产业平台等公开信息,“新能源技术与装备”整理,责任编辑:胡静,审核人:李峥
版权声明∶转载新能源网站内容,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process@vogel.com.cn,请添加小编微信号(msprocess)详细沟通。
2025年3月20日,宜宾五粮液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五粮液”)发布五粮液“酒糟制氢”产学研合作项目竞争性磋商公告,要求自项目启动后(即合作单位收到第一笔经费后)一年内完成酒糟制氢实验研究,两年内申请相关发明专利并获得授权1件、撰写相关SCI论文并接收1篇。
2025-03-25 新能源技术与装备编辑部
2025年3月18日,洛阳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洛阳市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方案》明确:加快纯电动、氢燃料等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
2025-03-24 国家发改委、中国能源报
2025-03-06
2025-03-06
2025-03-13
2025-03-17
2025-03-18
2025-03-21
2025-03-13
氢能作为一种备受追捧的零污染高效能源,其稀缺性使得人们对其渴求不已。然而,能耗巨大的压缩过程以及极低温度下的液化环节,被视为通往氢能转型之路上的重大障碍。在此背景下,氨成为热门的替代选项,尽管这种物质带有些许气味,但它有望成为能源转型中的奇迹材料。
作者:Dominik Stephan
评论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