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23日,我国首个海水直接制氢示范项目在青岛炼化氢能“产研加”示范园内建成试运行,所产氢气并入公司管网系统,用于氢能车辆加注或掺入炼化生产过程。
向取之不尽的大海要水来制氢是未来发展的重要战略方向。海水电解制氢不仅将为沿海地区消纳可再生绿电生产绿氢提供落地方案,也为资源化利用高含盐工业废水提供了新的解决思路。
据了解,此次建成的海水制氢项目,是我国首次直接在石化园区实施并实现产品回收应用的百千瓦级工厂化海水制氢项目。项目采用“海水直接制氢、绿电制绿氢”的创新模式,通过开展耐氯电极、高性能极板、海水循环等技术攻关,利用光伏绿电,实现海水直接电解产绿氢。
较常规电解水制氢所使用的纯水,海水盐含量高达3%,海水杂质中的氯离子会腐蚀电解制氢设备的电极材料,大量阳离子还会发生反应沉积在电极表面或堵塞设备孔道,影响电解效率甚至造成设备损坏。青岛炼化和中石化大连院通过研发设计特制的关键设备和特殊的工艺流程,成功破解这些难题。
2025年7月,青岛炼化刚刚建成投用了全国首座海水漂浮式光伏电站。公司拥有中国石化最大的水面光伏电站,合计绿电装机功率达到13兆瓦,年发绿电1700万千瓦时。另外,新建23兆瓦水面光伏项目已完成立项备案手续,计划在2026年全面建成合计装机36兆瓦的水面光伏电站,根据目前最新数据测算,可年发绿电5000万千瓦时。
公司计划通过生产绿氢的措施来消纳以上绿电资源,将依托全国首个工厂化海水制氢科研项目所取得的攻关成果,建设工业规模的海水制氢示范项目,通过光伏发绿电、海水制绿氢,将公司现有加氢站升级为全国首座海水制氢加氢站。
本文内容来源于新能源技术与装备,责任编辑:胡静,审核人:李峥
版权声明∶转载新能源网站内容,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process@vogel.com.cn,请添加小编微信号(msprocess)详细沟通。
博鳌亚洲论坛开幕次日,“关于加快构建新型能源体系,共创世界绿色未来”分论坛如期举行,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学教授郭烈锦在论坛上表示,新型能源转型的核心是技术转型和提升,未来氢能的重要性更加凸显,应将新能源转化体系设计为既产电又产氢,提高太阳能等新能源的利用效率。
2025-03-27 南方都市报
2025年3月18日,洛阳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洛阳市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方案》明确:加快纯电动、氢燃料等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
2025-03-24 国家发改委、中国能源报
100Nm³/hPEM电解槽!国家电投风电制氢项目招标;超40亿元!14个氢能重点项目落地青岛西海岸
2025-03-17 中国招标投标网、齐鲁网
2025-06-30
2025-06-30
2025-07-02
2025-07-17
2025-07-10
2025-07-02
2025-07-03
氢能作为一种备受追捧的零污染高效能源,其稀缺性使得人们对其渴求不已。然而,能耗巨大的压缩过程以及极低温度下的液化环节,被视为通往氢能转型之路上的重大障碍。在此背景下,氨成为热门的替代选项,尽管这种物质带有些许气味,但它有望成为能源转型中的奇迹材料。
作者:Dominik Stephan
评论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