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TOPCon电池工艺流程
从基础制备工序上来讲,TOPCon电池的制备要经过制绒、正面硼扩散、去BSG+碱抛、LPCVD、磷扩散、去PSG+RCA、氧化铝钝化、正背膜、丝网印刷、烧结、检测分选、包装。
02
硅片检测工序
检测目的硅片是太阳能电池片的载体,硅片质量的好坏直接决定了太阳能电池片转换效率的高低,因此需要对来料硅片进行检测。
2. 检测方法
采用在线监测设备完成筛选。
对硅片表面不平整度、硅片的尺寸和对角线等外观参数;
检测硅片的内部微裂纹;
主要测试硅片体电阻率和硅片类型、硅片的少子寿命。
03
清洗制绒工序
硅片切割后其边缘有损伤,硅的晶格结构被破坏、表面复合严重,清洗制绒主要目的在于去除表面损伤并形成表面金字塔陷光结构、增加光线吸收,并提升少子寿命。
利用低浓度碱溶液对硅的不同晶面的各向异性腐蚀,在硅片表面形成绒面,绒面凹凸不平可以增加二次反射,增加硅片对太阳光的吸收,以减少电池片的反射率,改变光程及入射方式,同时增加硅片表面积,进而P-N结面积也同样增加,提高了电池的短路电流(Isc)和转换效率。
硅的各向异性腐蚀液通常用热碱溶液,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锂和乙二胺等。大多使用浓度约为1%的氢氧化钠稀溶液,腐蚀温度为70-85℃。此外还会在溶液中酌量添加醇类如乙醇和异丙醇等作为络合剂,以加快硅的腐蚀,获得均匀的绒面。
04
正面B扩散发射极制备-硼扩散工序
1. 制备PN结目的
P-N 结是光伏电池的“心脏”,是太阳能电池实现光能到电能转换的关键,在N型硅片(掺磷)上扩散P型元素(硼)形成P-N结(即空间电荷区),在正面形成P+层,背面形成N+层。
2. 制备PN结方法
在一定的浓度、温度、压力及时间下,硼源(BBr3或BCl3)在管式炉中汽化后,经过一系列化学反应在硅片表面进行沉积,获得合适的掺杂浓度、结深及方阻;
总反应:
3. 制备PN结流程
主要作用是制备 PN 结,由于硼在硅中的固溶度低,因此需要高温和更长的时间进行扩散。同时,扩散源的选择对生产过程也会有影响,氯化物腐蚀性较强,溴化物黏性大,清洗过程繁琐、增加运维费用。
硼扩散通常在较高的温度下完成-超出1000℃,并且和磷扩散所需的102分钟的循环周期相比,硼扩散的循环时间为150min。
在炉管内反应生成的气态HCl和H2O会在N2的携带下在炉管内均匀分布,H2O还会与BBr3和O2反应生成B2O3反应生成气态的HBO2,HBO2在高温下也会发生分解,生成B2O3,可以实现B2O3在太阳能电池片表面上的均匀分布;另一方面,H2O还会与炉管内沉积的B2O3发生反应,这样即避免了B2O3在扩散炉管壁的沉积,延长了石英器件的使用寿命,同时增加有效的硼源;HCl还可以与太阳能电池片表面及炉管内的金属杂质反应,生成气态的金属氯化物,随尾气排出,可以避免金属杂质在高温过程中扩散入太阳能电池片内部。
05
湿刻&去边结 去BSG+碱抛
1. 去BSG+碱抛光流程
刻蚀的主要作用为去除BSG和背结。扩散过程会在硅片表面及周边均形成扩散层,周边扩散层容易形成短路,表面扩散层影响后续钝化,因此需要去除。目前刻蚀主要采用湿法,先在链式设备中去除背面与周边扩散层,之后处理正面。
刻蚀的主要作用为去除 BSG 和背结。扩散过程会在硅片表面及周边均形成扩散层,周边扩散层容易形成短路,表面扩散层影响后续钝化,因此需要去除。目前刻蚀主要采用湿法,先在链式设备中去除背面与周边扩散层,之后处理正面。
2. 各槽体作用
3. 微观形态
4. 去BSG工艺原理
在室温条件下,使用HF溶液对扩散后的硅片进行两次刻蚀,去除硅片边缘及背面BSG,硅片在链式清洗机中以水上漂的方式(背面接触酸液)将背面的BSG去除,酸液主要成分为24.5%HF,主要化学反应方程式包括:
HF+SiO2→SiF4+H2O
SiF4+HF→H2SiF6
5. 背碱抛工艺原理
使用碱溶液和添加剂对硅片背表面进行硅片腐蚀,使其形成抛光的表面结构,后用盐酸和氢氟酸进行清洗,能够取得更好的抛光性能,并降低工艺成本。
06
制备非晶硅及超薄氧化层-LPCVD工序
在硅片背面沉积一层超薄氧化层提供良好的界面钝化,同时提供不同载流子隧穿势垒,氧化层上沉积一层非晶硅,增加电子的迁移速率同时抑制空穴的迁移速率,非晶硅与金属接触,起到电子传输桥梁的作用。
2. 制备非晶硅及超薄氧化层方法
① 用加热的方式,在低压条件下使SiH4在硅片表面反应并沉积成固体薄膜;
③ 非晶硅沉积:高温通硅烷,硅烷热分解成硅和氢气,反应方程式:SiH4(气)=Si(固)+H2;
④ 工艺参数
07
n+ doped poly-Si 制备N+ 磷扩散工序
1. 磷扩散目的
在背面形成N+层,对多晶硅层进行磷掺杂,形成重掺杂的多晶硅,形成好的钝化接触结构。
2. 磷扩散原理
氧气的存在下,POCl3在高温下分解生成五氯化磷(PCl5)和五氧化二磷(P2O5),反应式:
生成的P2O5在扩散温度下与硅反应,生成二氧化硅(SiO2)和磷原子,反应式:
08
去PSG+RCA去绕度
使用链式去PSG刻蚀去除硅片边缘及正面的氧化层,裸露出绕镀的PolySi,刻蚀过程中电池背面的氧化硅层用水膜进行保护,然后采用槽式刻蚀对硅片进行处理,背面的氧化硅可作为掩膜层保护背面Poly-Si膜,边缘及正面的Poly-Si膜被刻蚀液腐蚀去除。
09
ALD-背钝化
在硅片背面沉积一层AL2O3,对背面进行钝化,降低背表面复合速率,增加二次反射。
使用ALD设备在硅片表面镀上一层Al2O3层,以提高硅片表面的钝化及吸杂效果。主要是利用气态Al(CH3)3与水汽(H2O)反应,生成Al(OH)3,附着在硅片表面,同时产生甲烷气体。
Al(CH3)3+3H2O→Al(OH)3+3CH4↑
2Al(OH)3→Al2O3+3H2O↑
10
正背面镀膜
抛光硅表面的反射率为35%,为了减少表面反射,提高电池的转换效率,需要沉积一层氮化硅减反射膜。利用薄膜干涉原理,可以使光的反射减少。
工业生产中常采用PECVD设备制备氮化硅减反射膜。利用辉光放电使样品升温到预定的温度,然后通入适量的反应气体SiH4和NH3,气体经一系列化学反应和等离子体反应,在样品表面形成固态薄膜即氮化硅薄膜。
SiH4+NH3+N2O→xSi2O2N4+N2↑+yH2↑
11
丝网印刷及烧结
1. 丝网印刷目的
太阳电池经过制绒、扩散及PECVD等工序后,已经制成PN结,可以在光照下产生电流,为了将产生的电流导出,需要在电池表面上制作正、负两个电极。
2. 烧结目的
3. 烧结方法
预烧结阶段目的是使浆料中的高分子粘合剂分解、燃烧掉,此阶段温度慢慢上升;烧结阶段中烧结体内完成各种物理化学反应,形成电阻膜结构,使其真正具有电阻特性,该阶段温度达到峰值;降温冷却阶段,玻璃冷却硬化并凝固,使电阻膜结构固定地粘附于基片上。
本文内容来源于:光伏技术,责任编辑:胡静,审核人:李峥
版权声明∶转载新能源网站内容,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process@vogel.com.cn,请添加小编微信号(msprocess)详细沟通。
绿氢制取技术包括利用风电、水电、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太阳能光解水制氢及生物质制氢,其中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是应用最广、技术最成熟的方式。
2024-03-05 水电总院
2023年以来,各大厂商相继发布300+Ah大电芯。涵盖300、302、304、305、306、314、315、320、322、325、340、360、375、560、580、628、1130等多个型号,其中314Ah占比最高。
2024-02-24 网络整理
犹他大学在TiFe合金储氢性能的研究上取得进展:技术突破:(1)TiFe0.9和TiFe0.95在室温下可活化,其吸氢动力学可在几个加氢循环内得到改善;
2024-02-22 国际储能技术与产业联盟
2024-11-02
2024-11-07
2024-10-24
2024-10-24
2024-11-20
2024-10-26
2024-11-05
西门子作为自动化和数字化领域的创新先驱,对氢能产业的布局和发展始终保持着敏锐的洞察力。在近期对西门子的一次采访中,西门子数字化工业集团化工行业总经理徐一滨、过程工业软件部中国区总经理孟广田博士以及西门子氢能业务拓展经理李想 ,向我们分享了他们对于氢能行业发展看法、化工行业跨界氢能“新赛道”的破局之道以及西门子的创新模式。
作者:吴梦晗 胡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