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ChatGPT的出现让全球为之震惊,而今年,这个主角被Sora取代。它们都源于美国开放人工智能研究中心的OpenAI,并且都拥有足以“以假乱真”的先进技术。去年,AI学习了人类的语言,而今年,它掌握了如何理解人类所看到的画面。有专家预测,人工通用智能(AGI)预计在2-3年内就能实现。
随着AI浪潮的广泛关注,背后的能源企业也开始受到关注。“人工智能的尽头是能源”这样的预测被频繁提及。
AI的尽头是光伏和储能!
OpenAI的首席执行官萨姆·奥特曼公开承认,人工智能行业正在走向能源危机。在瑞士达沃斯举行的世界经济论坛年会上,奥尔特曼警告说,下一波生成型人工智能系统消耗的电力将远远超出预期,能源系统将难以应对。
在今年2月12日的世界政府峰会(wgs)上,人工智能芯片龙头英伟达的创始人兼CEO黄仁勋表示,人工智能(AI)的未来发展与状态和储能紧密相连。他强调,不应仅仅关注计算力,而是需要更全面地考虑能源消耗问题。AI的尽头是光伏和储能。我们不能只想着算力,如果只考虑计算机,我们需要烧掉14个地球的能源。
超级AI将成为电力需求的无底洞。
360集团创始人周鸿祎也曾多次发言,人工智能发展的最大制约是能源问题。
这些预测都指向了一个共同的结论:在人工智能的终极阶段,能源自主是关键。因此,抢先布局能源领域,对于掌握未来科技发展的关键至关重要。
本文内容来源于:新能源技术与装备编辑部,责任编辑:胡静,审核人:李峥
版权声明∶转载新能源网站内容,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process@vogel.com.cn,请添加小编微信号(msprocess)详细沟通。
罗尔斯·罗伊斯及其合作伙伴易捷航空都致力于站在氢内燃机技术开发的前沿,该技术能够从 2030 年代中期开始为一系列飞机(包括窄体飞机细分市场的飞机)提供动力。
2024-03-13 劳斯莱斯
2025-03-06
2025-03-06
2025-03-13
2025-03-17
2025-03-18
2025-03-21
2025-03-13
氢能作为一种备受追捧的零污染高效能源,其稀缺性使得人们对其渴求不已。然而,能耗巨大的压缩过程以及极低温度下的液化环节,被视为通往氢能转型之路上的重大障碍。在此背景下,氨成为热门的替代选项,尽管这种物质带有些许气味,但它有望成为能源转型中的奇迹材料。
作者:Dominik Stephan
评论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