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碳捕集、利用与封存 (CCUS)是实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技术路径和托底技术保障。中国CO2化学和生物利用技术与国际发展水平基本同步,在制备高附加值化学品方面,CO2加氢制绿色甲醇技术受到普遍关注也较为领先,该技术在国内外均处于工业示范阶段,而生产成本则是CO2加氢制绿色甲醇实现产业化的关键制约条件。
甲醇是重要的大宗基础化工产品,仅次于乙烯、丙烯和苯。近些年来,中国甲醇在产能、产量方面逐年上升,目前自给率在90%以上,IHSMarkit报告显示,2021年中国甲醇产能达9738.5万t,约占全球总产能的67%,总产量达7816.38万t,表观消费约占全球总消费量的60%。在中国甲醇产能结构中煤制甲醇约占80%、天然气制甲醇占8%、焦炉气制甲醇占12%,甲醇生产总碳排放接近2亿t/a,其中煤制甲醇碳排放在总排放中占比96.6%;ZHAO等在关于甲醇碳足迹的报告中指出,煤制甲醇全生命周期碳排放300gCO2/MJ(折合5.85tCO2/t甲醇)的数据;另国际可再生能源署IRENA在《Innovation Outlook:Renewable Methanol》报告中,定义了绿色甲醇的碳循环生命路径,即绿色甲醇从“摇篮到坟墓”全生命周期碳排放足迹为4~10gCO2/MJ(折合0.08~0.2tCO2/t甲醇),据此测算,若采用清洁能源(生物质可再生CO2、光伏风电可再生电力)合成绿色甲醇,甲醇工业的碳排放将趋近于“0”,与煤制甲醇相比,不仅可减少96%~99%的碳排放,还可额外消纳约1亿t以上的CO2,降碳效应非常显著。
IRENA建议按生产的原料来源将甲醇分为绿色、蓝色、灰色和棕色,即当H2和CO2来源均为绿色或可再生能源时,生产的甲醇属于绿色甲醇。一般而言,绿色甲醇通常指用绿氢(绿电电解水制氢)和可再生CO2(如来自生物质重整、空气捕集等)合成的甲醇。于CO2而言,事实上当下刻意强调其来源意义不大,因为工业烟气CO2排放在短时间内不可能被阻断,从烟气捕集CO2和直接空气中捕获CO2在碳减排方面效果等同。因此,在本文中,绿色甲醇即指用可再生能源制取的H2和CO2(来自生物质、空气捕集、烟气捕集等均可)合成的甲醇。
近年来,国内外掀起了针对CO2加氢制绿色甲醇的研究热潮,陆续建设了千吨级、万吨级和十万吨级及以上规模的示范项目。CO2加氢制绿色甲醇产业符合“双碳”目标的战略需求,但该技术能否快速发展并实现规模化产业应用,生产成本是关键因素。本文就CO2加氢制绿色甲醇的生产成本展开分析、测算和预测,并采用了AspenPlus软件进行工艺模拟,综合预测绿色甲醇合成的生产成本,以期对该技术的发展提供参考。
1 生产成本测算
CO2加氢制绿色甲醇与煤制甲醇工艺上区别主要在于原料气的来源不同(用CO2代替CO),其余类似,工艺主要由气体压缩、合成反应及精馏等子系统组成,如图1所示。
项目采用铜基催化剂,据催化剂性能,主要按式(1)反应,式(2)、式(3)为副反应,其他副反应较少。原料气CO2的单程转化率为30%,甲醇选择性为80%,年产10万t甲醇理论上需消耗H21.875万t、CO213.750万t,但因存在副反应,实际消耗的H2约1.910万t、CO214.600万t;项目中所有用电来自光伏、风电等绿色电力,H2来自绿电电解水制氢,CO2来自工业捕集,纯度达99.5%以上。当前成本测算相关边界条件值如表1所示。
注:1为甲醇合成反应器采用水冷结构并副产蒸汽,汽量可满足精馏用汽,不外加蒸汽;2为项目总投资约2亿元,折旧后残值率5%
据表2,目前CO2加氢制甲醇生产成本约为3950元/t,3类成本占比如图2所示。
图2 主要生产成本占比情况
由图2可见,原料成本约占总生产成本的85%,是主要成本;固定成本占比约10%,为次要成本;工艺成本占比最小,约4.5%。原料成本项中,H2的制用成本占86.11%,为总成本的73.35%,CO2成本占13.89%,为总成本的11.83%;固定成本中,主要是人工、折旧和行政、销售费用成本,而行政和销售费用随直接成本(原料成本和工艺成本)变化;工艺成本中,电力成本和催化剂成本占主要因素。总体来看,要降低生产成本,应着重解决原料气的成本问题,尤其是H2成本;其次,可通过技术优化降低工艺成本;最后,在直接成本减少基础上降低固定成本。
2 成本趋势预测
原料气中,绿氢来自绿电电解水制氢,其成本由绿电价格决定。据《中国电力行业年度发展报告2022》报道,2022年底全国发电装机容量达到26亿kW左右,其中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合计达到13亿kW左右,并预计到2025年,中国电源装机达到30亿kW左右。国家发展和改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中国风光发电装机占比达到29.6%,国家能源局预期2023年风光装机将新增1.6亿kW,累计占比超过32%。国家新能源电价政策要求,2022年以后风光发电的电价实行平价上网。据报道,2021年6月22日,四川甘孜州南部光伏基地正斗一期200MW光伏项目竞争性配置定标,国家电投集团四川电力公司报出了0.1476元/(kW·h)的低价,创下国内光伏项目最低上网电价。另据联合国全球契约领导人峰会报告《光伏产业展望2025》预测,到2025年全球光伏电价将平均降至1¢/(kW·h)甚至更低(约0.067元/(kW·h)),中国到2025年,新建光伏项目的度电成本将较新建煤电项目低30%以上,并随“光伏+储能”制氢技术的极大进步,将具备大规模应用的经济可行性;对于CO2,2021年中国CO2排放总量达到110亿t/a左右,其中电力行业约占总排放量的45%。
国际能源署(IEA)2020年预测,在2030年中国电力系统碳捕集量约1.7亿t、2050年约8亿t、2070年约13亿t,届时电力系统碳捕集量将占全国捕集量的59.1%;生态环境部发布的《中国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年度报告(2021)》显示,预计到2025年,中国火电减排量将达到600万t/a,2040年达到峰值为2亿~5亿t/a。目前捕集1tCO2综合成本超过300元(化学吸收法),但随着捕集规模不断增大和技术进步,如新型高效吸收剂开发、工艺优化等,捕集成本也将快速下降。基于以上现状,总体来看未来5年内绿电价格降至0.1元/(kW·h)、CO2降低至200元/t是有较明确预期的。
工艺成本中,由表2可知,包括催化剂使用、电能消耗、循环冷却水消耗及工艺气体消耗等公用工程,其中催化剂是影响工艺成本的主要因素。有研究显示,CO2加氢制甲醇因受热力学限制,其单程转化率最多可到40%。目前可用于CO2加氢制甲醇的催化剂有Cu基系、金属氧化物及贵金属催化剂等,不同催化剂下甲醇的选择性差异明显,范围在40%~99%。随着对催化剂研究及应用的深入,未来催化剂总体性能同时达到40%的单程转化率和99%的甲醇选择性是可预期的。基于该催化条件,本文采用AspenPlus软件进行了工艺模拟,计算在该催化水平下公用工程的消耗情况以评估工艺成本,同时考虑催化剂技术成熟度和市场竞争等发展因素,预测催化剂使用成本将降低至8万元/t。模拟流程如图3所示。
计算显示,因催化剂性能提升,使得原料气消耗、催化剂装填量有所减少,系统循环比下降压缩电耗减少,模拟计算结果如表3所示。
由表4可知,未来CO2加氢制绿色甲醇生产成本可达1618元/t,与目前相比下降达59%,三项成本对比如图4所示。
3 结论
1)绿氢的制取成本是CO2加氢制绿色甲醇生产成本的主要影响因素,而绿电价格又决定制氢成本,要降低绿色甲醇生产成本首先需解决绿电价格问题。
2)针对年产10万t绿色甲醇项目测算显示,在一定催化合成条件(CO2的单程转化率30%、甲醇选择性80%)和当前主要经济指标下(0.3元/(kW·h)绿电、320元/tCO2),生产成本接近3950元/t,高于传统煤制甲醇。
3)文章预测5年内绿电和CO2价格将分别可降至0.1元/(kW·h)、200元/t水平,且随CCUS技术的综合进步,绿色甲醇生产成本相比当前有望下降59%,并显著低于煤制甲醇。
CO2加氢制绿色甲醇是实现碳中和目标的有力承接方案,随着该技术的深入开发届时将体现显著技术经济效益,值得推广应用。
本文内容来源于:中国国际石油化工大会,责任编辑:胡静,审核人:李峥
版权声明∶转载新能源网站内容,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process@vogel.com.cn,请添加小编微信号(msprocess)详细沟通。
东方电气创新研究院有限公司团队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圆满完成中石油长庆油田气田采出水无纯化电解制氢现场试验。试验期间,示范样机氢气产量达到额定值,现场测量显示氢气纯度达到99.999%。
2024-06-08 东福研究院 福建科协
2024年6月4日,2024国际氢能与燃料电池汽车大会暨展览会(FCVC 2024)在上海召开。永安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大会上发布了一项创新成果——全球首款分布式太阳能电解水制氢储氢能源系统。
2024-06-07 中国能源报
中国正积极推行利用氢气脱碳的战略,据Rystad Energy的预测,至2024年底,中国将部署约2.5 GW的电解槽产能。这一举措预计每年将产生22万吨(tpa)的绿氢,比全球其他地区总和还要多出6千吨。值得一提的是,尽管中国设定的目标是在2025年底前生产20万吨绿氢,但据分析,这一目标在2024年底前就可能被超越。
2024-06-08 FuelCellChina
2024-11-02
2024-10-23
2024-11-07
2024-10-24
2024-10-24
2024-10-26
2024-11-05
西门子作为自动化和数字化领域的创新先驱,对氢能产业的布局和发展始终保持着敏锐的洞察力。在近期对西门子的一次采访中,西门子数字化工业集团化工行业总经理徐一滨、过程工业软件部中国区总经理孟广田博士以及西门子氢能业务拓展经理李想 ,向我们分享了他们对于氢能行业发展看法、化工行业跨界氢能“新赛道”的破局之道以及西门子的创新模式。
作者:吴梦晗 胡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