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
中国的氢能产业发展迎来了多个里程碑。
这一年,
我们见证了
全国首个城镇燃气掺氢综合科技实验平台的建立,
开启了能源转型的新路径;
首架四座氢内燃飞机原型机的成功试飞,
为航空业的绿色未来树立了榜样;
氢能产业投资联盟的成立,
汇聚各方力量推动氢能经济的发展
……
这些标志性事件
体现出中国在氢能领域取得的重大进展,
彰显了政策支持、技术创新和市场活力的共同作用。
本年鉴将回顾这些关键瞬间,展现氢能发展的辉煌成就。
全国首个万吨级绿电制氢项目并网
2024年1月6日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首个万吨级绿电制氢项目——纳日松光伏制氢示范项目40万千瓦光伏绿电成功并入蒙西电网。项目依托太阳能与氢能深度耦合,年产绿氢1万吨,副产氧气8.5万吨。
央视新闻
全国首个城镇燃气掺氢综合科技实验平台
2024年1月10日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氢能技术”重点专项年度工作总结暨成果发布会在深圳召开。会上发布了全国首个城镇燃气掺氢综合科技实验平台的成果,该平台已成功为深圳求雨岭生活区安全供气近200天,标志着“氢进万家”迈入新阶段。平台实现掺氢比5%-20%、压力覆盖城镇燃气全范围,用氢人口超4000人。
深圳特区报
全国首飞四座氢内燃飞机原型机
2024年2月1日
世界首款四座氢内燃飞机原型机在沈阳法库财湖机场成功首飞,标志我国在氢能航空领域取得重要突破。这款飞机由杨凤田院士团队主导,搭载国内首款2.0L零排放氢燃料内燃机,功率达120千瓦,核心部件初步实现国产化。作为“锐翔”新能源飞机系列的重要成果,该飞机具有碳排放近零的优势。
中新网
全国首个氢能产业投资联盟成立
2024年4月13日
国内首个氢能产业投资联盟在上海嘉定安亭镇成立,成员包括红杉中国、国绿投资、恒旭资本等数十家知名金融机构和氢能企业。嘉定氢能港作为上海首批市级特色园区,已吸引70余家国内外燃料电池系统集成及零部件重点企业入驻,涵盖制氢、储氢等环节,累计投资总额超过100亿元。
上观新闻
全国首个直吹冷却氢能发动机亮相
2024年5月24日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制的“北航氢动一号”全电航空发动机完成首飞。该发动机采用氢燃料电池供能,通过创新的直吹冷却设计,利用推进器产生的气流实现燃料电池的进气反应和冷却,取消传统冷却风扇,减轻系统重量。相比同质量锂电池,氢燃料电池续航时间提升一倍。首飞试验表明,发动机输出功率稳定,续航性能优异。
北京日报
全球首台自动加氢机器人上岗
2024年6月5日
全球首台耐低温自动加氢机器人在国家能源集团国华投资巴图塔加氢站投用,支持零下25°C环境下全天候为氢能动力调车机车加氢。该机器人加氢流量达每分钟7.2千克,30分钟可加满一台机车,为其提供8小时续航。系统具备力控软浮动和抗日光干扰3D视觉技术,定位精度高,安全可靠,获国内首个加氢机器人防爆认证。
新华网
全国首个全场景氢能港口建设启动
2024年6月13日
全国首个全场景氢能港口在山东港口青岛港启动建设。青岛港将构建氢气供应、高效加氢、用氢安全管控“三大体系”,打造一体化全产业链示范,推广50辆氢能车辆,累计运营里程超80万公里,减少碳排放1000吨以上。港口计划研发7000匹超大功率氢电混合动力拖轮,进一步推动氢能从陆域向水域延伸。
科技日报
全国首列氢能源智轨电车在川下线
2024年1月10日
国内首列氢能源智轨电车在宜宾三江新区中车铁投公司智轨产业基地成功下线,将于8月投入宜宾智轨T4线运营。电车配备35兆帕储氢系统,储氢量30千克,氢能续航超170公里,一次加氢可行驶200多公里,满足城市公共交通长距离需求。同日,中车铁投公司加氢站正式揭牌,支持35兆帕和70兆帕压力加氢需求。
红星新闻
全国首个氢基绿色能源交易平台
2024年7月10日
2024滴水湖高能级航运服务业创新大会在临港新片区召开,聚焦绿色化与数字化航运。会上揭牌了上海氢基绿色能源交易所,计划构建绿氢、绿氨、绿色甲醇交易体系,成为全球氢基产品交易中心。临港新片区还推动绿色甲醇燃料“船对船”加注服务,今年已完成80吨加注,显著减少碳排放。大会还吸引闻基生物等4个绿色航运项目落地,国际航运数字身份认证标准首次发布,助力航运业数字化升级。
界面新闻
三级液氢液氧发动机长程高模试验成功
2024年7月23日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六院完成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三级液氢液氧发动机在垂直高空模拟试验台上的长程试验。是我国首次在千秒量级高空模拟环境下验证最大喷管面积比液氢液氧发动机的长程工作可行性。该试验为载人月球探测工程提供关键技术支撑。试验所用垂直高空模拟试验台由六院101所设计建设,是全球试验时间最长的氢氧发动机高空模拟设施。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六院
全球领先AEM制氢技术重大突破
2024年8月3日
南开大学罗景山教授团队联合西班牙巴斯克大学科研团队,在阴离子交换膜(AEM)电解水制氢领域取得重要突破。研究团队通过金属载体相互作用构筑高活性析氢催化剂,实现了每平方厘米5安培电流密度下稳定运行超1000小时,满足AEM技术商业化应用需求。相关成果发表于《自然·通讯》。
南开大学
全球首个氢内燃机批量发电项目启动
2024年8月12日
中关村道依茨氢气内燃机发电示范项目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成功点火启动,成为全球首个氢内燃机批量发电项目。项目采用道依茨公司研发的7.8L氢内燃机,具备零碳排放、高热效率及运行稳定性,年发电量达100万度,每台设备年减碳800吨。作为德国道依茨公司首次海外投建的氢能项目,此次合作标志氢气内燃机在中国的首次规模化应用,为氢能商业化提供重要示范。
北京日报
全国首架太阳能氢能无人机首飞
2024年9月19日
国内首架太阳能氢能无人机在重庆明月湖成功首飞。这款无人机由哈尔滨工业大学重庆研究院翌翔无人机团队自主研发,采用太阳能发电适压直驱系统和太阳能氢能混合动力系统,结合轻质碳纤维机身和创新型氢动力吊舱设计,实现了跨昼夜超长航时飞行。其能源系统通过优先利用太阳能、氢能补充的控制逻辑,确保全天候运行。
科技日报
全国首套氢膨胀5吨/天氢液化系统正式发布
2024年9月26日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第六研究院101所与航天氢能科技有限公司在北京联合发布了我国首套氢膨胀5吨/天氢液化系统。该系统于8月18日成功产出液氢,标志着我国在液氢大规模制备领域取得重大突破。该系统攻克了氢克劳德循环氢液化工艺流程设计、大型高效连续性正仲氢转化换热技术等五大关键核心技术。在满工况运行过程中,各项性能指标均优于设计值。
新华网
全球首列氢能源市域列车
2024年9月28日
中车长客股份有限公司研制的全球首列氢能源市域列车在长春正式下线。列车采用氢燃料电池与储能电池相结合的动力系统,每小时运行能耗仅5千瓦时,最高续航里程达1000公里。一列时速160公里的列车一年运行可减少超1万千克二氧化碳排放。列车研发团队“氢青”由一批“90后”青年工程师组成,自主开发了能量管理策略,提高系统效率。这款列车搭载50个储氢瓶,搭配撬装式加氢站实现快速加氢,满足全场景试验需求。
人民网
全球首个120万吨氢冶金示范工程
2024年10月4日
河钢集团张宣科技全球首例120万吨氢冶金示范工程成功应用绿氢作为还原气,产品合格率达100%,金属化率超94%。此次利用张家口丰富的风光资源制取绿氢,验证了“绿电—绿氢—绿钢”全流程的技术可行性,为实现100%绿氢直接还原奠定基础。张宣科技氢冶金一期工程已稳定运行16个月。
河北日报
全国首个制氢加氢换氢一体站
2024年10月8日
乌海市海南区的制氢加氢换氢一体化项目已进入收尾阶段,技术人员正紧张进行试运行前的检查和调试工作,预计11月完成调试并开始试运行。该项目总投资2500万元,占地约20亩,是全国首个集制氢、储氢、加氢、换氢于一体的综合站。项目采用先进的水电解制氢技术,年制氢量约40万公斤,固定储氢能力570公斤,移动储氢能力1200公斤。
乌海市海南区委宣传部
全球第一:我国完成全球最远液态氢海运
2024年10月23日
中国海油完成全球最远液态氢海运示范项目,运输船从欧洲鹿特丹港启航,行驶超一万海里,经大西洋、好望角、马六甲海峡,顺利抵达深圳盐田港。这标志着我国首次实现吨级以上液氢跨洋运输,为全球氢能长距离、高效运输树立了新标杆。此次运输采用保冷罐式集装箱,解决了液氢运输的技术难题,包括工艺控制、安全技术和国际法规突破,确保运输全程安全稳定。该项目由中国海油与法国液化空气集团合作实施,贯通液氢国际运输全产业链。作为全球最大制氢国,年产氢量达4000万吨,我国液态氢海运示范的成功为氢能产业链创新及国际氢能贸易开辟了全新路径,为能源转型提供了重要支撑。
科技日报
《能源法》正式发布
2024年11月8日
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首次将氢能明确纳入国家能源管理体系。该法将氢能与煤炭、石油、天然气等传统能源并列,强调国家将积极有序推进氢能的开发利用,促进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这标志着氢能的能源属性在法律层面得到正式认可,为我国氢能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法律保障。
人民网
全国首条可掺氢高压长输管道正式竣工投产
2024年11月23日
国内首条可掺氢高压长输管道——西部天然气公司包头至临河输气管道工程项目正式竣工通气。该项目总投资9.1亿元,主干线全长249公里,贯穿巴彦淖尔市和包头市,实现内蒙古中西部地区天然气管道互联互通,标志着我国在氢能掺氢长输领域迈出重要一步。包-临管道不仅增强了区域天然气环网的供气能力,还将掺氢比例提升至10%,为氢能消纳和利用场景多样化提供了技术支撑,助力自治区实现“气碳氢”三网融合目标。项目的成功投产有效降低了沿线居民和工业的能源成本,提升了区域能源供应安全性,为内蒙古绿色能源转型及“双碳”目标贡献新动能。
内蒙古日报
国家级氢能装备产品质检中心落户江苏
2024年11月19日
国家氢能装备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获批筹建,将落户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西太湖科技产业园“常州氢湾”规划地块。项目总投资3.2亿元,建成后将开展液氢气瓶、压力容器等氢能装备的质量检测与标准制定,进一步完善氢能全产业链技术支撑。
人民日报
中国香港首座公众加氢站正式建成
2024年11月27日
中国石化香港凹头加氢站正式建成,这是中国石化在境外建设的首座加氢站,也是香港首个面向公众的加氢站。位于新界元朗锦田路17号,该站每日加氢能力达1000公斤,可全天候为公共巴士、环卫车辆及私家车提供服务。加氢速度高效,中小型车辆最快5分钟即可完成加氢。该站目前氢气来源于中国石化大湾区氢气生产企业,未来将探索站内制氢及绿电制氢等技术,并计划将加氢能力扩展至2000公斤/日。作为集“油气氢电服”于一体的综合能源站,凹头加氢站不仅降低加氢成本,还显著减少碳排放,助力香港实现“碳中和”目标。中国石化表示,将继续深化氢能全产业链布局,优化能源结构,推进香港绿色低碳发展。这一多元布局将成为香港绿色环保的一张亮丽名片,为实现清新空气蓝图愿景作出积极贡献。
新华网
UNDP氢能产业人才发展峰会顺利召开
2024年11月29日
11月28日,由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 China)与佛山市南海区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氢能产业人才发展峰会”在佛山成功举行。此次峰会是全国首个由国际机构主导的氢能产业人才会议,旨在推动全球氢能高技能人才培养,加强产教融合,为氢能产业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持。会上,28家科研机构、行业组织、龙头企业和职业院校联合发布了“南海共识”,以“政、产、学、研、用”五方协作为核心,明确氢能全产业链人才培养方向。
新华网
全国首发:2000标方碱性电解制氢装备新突破
2024年12月7日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一研究院航天工程公司发布了HTJS-ALK-2000/1.6型号碱性电解制氢装备。该设备设计产氢量为每小时2000标准立方米,较以往产品提升一倍,稳定产氢范围为每小时800至2200标准立方米。在额定产氢量下,直流能耗为每标准立方米氢气4.28千瓦时,优于行业同等水平。该装备可满足大化工和新能源等领域的广泛需求,标志着我国在氢能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
本文内容来源于氢眼探索,责任编辑:胡静,审核人:李峥
版权声明∶转载新能源网站内容,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process@vogel.com.cn,请添加小编微信号(msprocess)详细沟通。
最新氢能项目:25万吨绿色甲醇+2万吨SAF,中国石化签约60亿风光氢醇一体化项目;国家电投86套制氢设备招标(50套200Nm³/hPEM电解槽+36套1000Nm³/h碱槽)
2024-12-28 氢能汇
2024年12月23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九师白杨市400MW风电制氢新能源示范项目EPC总承包中标候选人公示。
2024-12-27 金蝉电子招标投标综合交易平台;中国招标投标公共服务平台
国内低碳绿色甲醇项目规划产能已超2千万吨,规划投资近4千亿。截至2024年8月底,中国绿色低碳甲醇项目已累计超过90项(含建成、在建、筹备及签约项目)。
2024-12-31 氢能源与关键材料
2024-12-17
2024-12-11
2024-12-12
2024-12-13
2024-12-14
2024-12-26
2024-12-25
西门子作为自动化和数字化领域的创新先驱,对氢能产业的布局和发展始终保持着敏锐的洞察力。在近期对西门子的一次采访中,西门子数字化工业集团化工行业总经理徐一滨、过程工业软件部中国区总经理孟广田博士以及西门子氢能业务拓展经理李想 ,向我们分享了他们对于氢能行业发展看法、化工行业跨界氢能“新赛道”的破局之道以及西门子的创新模式。
作者:吴梦晗 胡静
评论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