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2月我国锂离子电池出口额97.22亿美元
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 行业发展部
2025年1-2月锂离子电池出口数量为6.35亿个,同比增长12.9%;2025年1-2月我国锂离子电池出口额为97.22亿美元,同比增加11.4%,出口总体态势良好。其中,2025年1、2月份出口额环比分别下降7.67%和25.9%,据分析,由于企业可能在节前集中完成订单,春节假期导致生产与出口节奏放缓,进而影响出口环比表现。出口“量增价减”趋势延续,尤其是在国际市场竞争加剧的背景下,企业可能通过降价策略争夺市场份额。2024年碳酸锂等原材料价格下行,传导至出口价格存在滞后性,企业可能通过降价清库存或提前锁定低价订单,进一步压缩利润空间。
2025年3月美国宣布对中国输美商品加征10%关税,企业可能在1-2月提前出口以避免后续成本上升,但抢出口行为可能导致短期内订单集中释放后需求回落,影响后续月份的出口节奏。春节扰动和季节性因素是短期主因,而价格竞争、原材料成本波动、国际贸易政策及全球产业链调整则是长期结构性挑战。
美国仍是我国锂离子电池第一大出口市场,2025年1-2月出口美国金额为20.28亿美元,同比增长6.2%,占我国锂离子出口总额的22.5%。第二大市场仍为德国,出口金额为17.48亿美元,同比增加3.3%,占我国锂离子电池出口额的18%;越南代替2024年同期的韩国成为第三大出口市场,出口金额为5.57亿美元,同比增长14.2%,占我国锂离子电池出口额的5.7%。
2025年1-2月福建省仍是我国锂离子电池出口产品的最大来源地,出口金额为27.84亿美元,同比增长15.6%,占我国锂离子电池出口额的28.6%;出口数量为5366.5万个,同比增长18.9%。广东省位居第二,出口金额为21.89亿美元,同比增加14.9%,占我国锂离子电池出口额的22.5%;出口数量20823.90万个,同比增长9%。江苏省排名第三,出口额为13.6亿美元,同比减少9.1%,占我国锂离子电池出口额的14%;出口数量11889.84万个,同比增长8.4%。福建、广东和江苏三省的锂离子电池出口额占到全国锂离子电池出口额的65.1%。
2025年1-2月出口金额增幅最大的三个省分别是安徽省、湖南省、湖北省,出口额分别增长228%、173.4%和154.6%。出口数量增幅最大的三个省市分别广西壮族自治区、上海市和湖北省,出口数量分别增长了125.2%、57.7%和24.7%。
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
2025年3月27日
本文内容来源于中国国际电池展等公开信息,“新能源技术与装备”整理,责任编辑:胡静,审核人:李峥
版权声明∶转载新能源网站内容,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process@vogel.com.cn,请添加小编微信号(msprocess)详细沟通。
3月17日,二级市场上的比亚迪股价上涨1.15%,报380.25元,市值达到1.16万亿元。同日,宁德时代股价下跌2.29%,报256元,市值为1.13万亿元。
2025-03-18 储能前沿
3月12日,恩捷股份披露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公布公司半固态隔膜、固态电解质未来研发方向、固态电池应用前景等情况。
2025-03-18 北极星电池网
2025年3月12日,欧洲能源公司(European Energy)在丹麦南部卡索(Kassø)项目中成功生产出首批电子甲醇(e-methanol)。
2025-03-17 液态阳光
2025-03-06
2025-03-06
2025-03-13
2025-03-17
2025-03-18
2025-03-13
2025-03-21
氢能作为一种备受追捧的零污染高效能源,其稀缺性使得人们对其渴求不已。然而,能耗巨大的压缩过程以及极低温度下的液化环节,被视为通往氢能转型之路上的重大障碍。在此背景下,氨成为热门的替代选项,尽管这种物质带有些许气味,但它有望成为能源转型中的奇迹材料。
作者:Dominik Stephan
评论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