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影响电池使用寿命的主要因素由那些?
电池使用与储存指南
充电
选充电器,优先用有防过充时间、负电压差(-dV)切断、防过热感应等装置的,防过充损电池。一般,慢充比快充更利延长电池寿命。
放电
放电深度:放电越深,电池寿命越短,要避免过放至极低电压。
高温:高温下放电,会缩短电池寿命,应避开。
残余电流:设备若不能全断电,长期不用时不取出电池,残余电流会致电池过放,建议取出。
电池混用:不同电容量、化学结构、充电水平或新旧不同的电池混用,易造成过度放电甚至反极充电,切勿混用。
储存:电池长时间高温储存,电极活性会衰减、寿命缩短,建议存于阴凉干燥处
2、电池使用完后或长期不使用是否可以保存在用电器内?
如果用电器较长时期内不再使用,最好将电池取出并放于低温、干燥的地方,如果不这样,即使用电器被关掉,系统仍会使电池有一个低电流输出,这会缩短电池的使用寿命。
3、电池储存在什么样的条件较好?长期保存电池需要充满电吗?
依据 IEC 标准,电池适宜储存在温度 20℃±5℃、湿度(65±20)% 的环境中。通常,电池储存温度与容量剩余率呈负相关,温度越高,剩余率越低。冰箱温度处于 0℃ - 10℃,对一次电池而言,是绝佳的储存场所。二次电池即便储存后容量有所损失,重新充放电几次,容量大多能恢复。
从理论层面看,电池储存过程中能量损失难以避免。这源于电池自身的电化学结构,主要由自放电导致。自放电程度,和正极材料在电解液里的溶解性、受热后的不稳定性(易自我分解)有关。值得注意的是,可充电电池的自放电情况,比一次电池严重得多。
若计划长期保存电池,干燥低温环境最为适宜,且电池剩余电量保持在 40% 左右为最佳状态。建议每月对电池进行一次使用,如此既能维持电池良好的储存状态,又可防止电量耗尽致使电池损坏。
4、什么是标准电池?
在国际上,有一类被规定作为电势(位)测量标准的电池。1892 年,美国电气工程师 E. 韦斯顿发明了它,因此它也被叫做韦斯顿电池。
标准电池构造如下:其正极采用硫酸亚汞电极,负极则为镉汞齐金属(其中镉的含量为 10%或者 12.5%) 。电解液是呈酸性的饱和硫酸镉水溶液,确切来讲,是饱和的硫酸镉与硫酸亚汞混合水溶液。
5、单体电池出现零电压或低电压的可能原因是什么?
01)电池外部短路或过充、反充(强制过放);
02)电池受高倍率大电流连续过充,导致电池极芯膨胀,正负极直接接触短路等;
03)电池内部短路或微短路,如:正负极片放置不当造成极片接触短路,或正极片接触等。
6、电池组出现零电压或低电压的可能原因有哪些?
01)是否单支电池零电压;
02)插头短路、断路,与插头连接不好;
03)引线与电池脱焊、虚焊;
04)电池内部连接错误,连接片与电池之间漏焊、虚焊、脱焊等;
05)电池内部电子组件连接不正确,损坏。
7、防止电池过充的控制方法有哪些?
为了防止电池过充,需要对充电终点进行控制,当电池充满时,会有一些特别的信息可利用来判断充电是否达到终点,一般有以下六种方法来防止电池被过充:
01)峰值电压控制:通过检测电池的峰值电压来判断充电的终点;
02)dT/dt控制:通过检测电池峰值温度变化率来判断充电的终点;
03)△T控制:电池充满电时,温度与环境温度之差会达到最大;
04)-△V控制:当电池充满电达到一峰值电压后,电压会下降一定的值;
05)计时控制:通过设置一定的充电时间来控制充电终点,一般设定要充进130%标称容量所需的时间来控制;
8、电池、电池组充不进电的可能原因是什么?
01)电池零电压或电池组中有零电压电池;
02)电池组连接错误,内部电子组件,保护电路出现异常;
03)充电设备故障,无输出电流;
04)外部因素导致充电效率太低(如极低或极高温度);
9、电池、电池组无法放电的可能原因是什么?
01)寿命自然衰减,电池经过长期储存或频繁使用后,内部化学物质逐渐损耗,致使电池寿命衰减,性能大不如前。
02)充电不充分,充电不足甚至完全未充电,会使电池无法储存足够电量,直接影响其使用时长和效能。
03)环境温度影响,当环境温度过低时,电池内的化学反应速率放缓,离子活性降低,导致电池性能下降。
04)放电效率受限,以大电流放电时,普通电池内部物质的扩散速度难以匹配快速的反应需求,造成电压急剧下降,从而无法正常放电 。
10、电池、电池组放电时间短的可能原因有哪些?
01)电池未被充满电,如充电时间不够,充电效率较低等;
02)放电电流过大,致使放电效率降低从而使放电时间缩短;
03)电池放电时环境温度过低,放电效率下降;
11、什么是过充电,对电池性能有何影响?
过充电,是指电池完成常规充电过程达到满电状态后,仍持续充电的行为。以 Ni - MH 电池为例,过充电时会引发如下反应:在正极,发生 “4OH⁻ - 4e → 2H₂O + O₂↑” 的反应 ① ;在负极,则是 “2H₂ + O₂ → 2H₂O ” ② 。在电池设计环节,考虑到电池内部反应特性,特意使负极容量高于正极容量。正因如此,在正常过充电情况下,正极产生的氧气能够透过隔膜纸,与负极产生的氢气发生复合反应,所以通常电池内压不会出现明显升高。
不过,当充电电流过大,或者充电时间过长时,情况就会发生变化。此时,正极产生氧气的速度大幅加快,导致产生的氧气来不及被负极完全消耗。这多余的氧气会在电池内部积聚,进而可能引发电池内压升高,最终出现电池变形、漏液等不良状况。与此同时,电池的电性能也会随之显著下降,严重影响电池的正常使用和寿命。
12、什么是过放电,对电池性能有何影响?
当电池将内部储存的电量完全释放,且电压降至一定数值后,若继续放电,就会引发过放电现象。一般来说,放电截止电压是依据放电电流来确定的。在 0.2C - 2C 放电的情况下,每支电池通常设定放电截止电压为 1.0V;若是 3C 以上的大电流放电,例如 5C 或 10C 放电,则设定为 0.8V / 支。
电池过放,尤其是大电流过放或者反复过放,可能给电池带来严重的灾难性后果。通常,过放电会致使电池内压升高,正负极活性物质的可逆性遭到破坏。这就意味着,即便后续对电池进行充电,也仅能实现部分恢复,电池容量会出现明显的衰减,极大地影响电池的性能和使用寿命。
13、充电电池膨胀的主要原因什么?
01)电池保护电路不良;
02)电池无保护功能发生电芯膨胀;
03)充电器性能不良,充电电流过大造成电池膨胀;
04)电池受高倍率大电流连续过充;
05)电池被强制过放;
06)电池本身设计的问题 。
14、什么是电池的爆炸?怎样预防电池爆炸?
电池内的任何部分的固态物质瞬间排出,被推至离电池25cm以上的距离,称为爆炸。预防的一般手段有:
01)不过充、不短路;
02)使用较好的充电设备进行充电;
03)电池的通气孔必须经常保持畅通;
04)电池使用时注意散热;
05)禁止不同种类、不同新旧的电池混用。
15、电池保护元器件类的种类及各自的优缺点是什么?
下表是几种常见的电池保护元器件的各项性能对比:
16、什么是便携式电池?
便携式,即方便携带与使用。便携式电池主要为手提式、无绳设备供电。像 4 公斤及以上的较大型号电池,并不属于便携式电池范畴,如今典型的便携式电池重量约几百克。便携式电池家族涵盖一次电池与可充电的二次电池。其中,纽扣电池属于较为特殊的一类 。
17、可充电便携式电池的特征是什么?
每个电池都堪称一个能量转换器,能够把储存的化学能直接转变为电能。就可充电电池来说,其工作过程可这样理解:在充电时,电能转化为化学能存储起来;到了放电阶段,存储的化学能又转化为电能释放出去;再次充电时,电能再度转化为化学能。像这样,二次电池能够循环上述过程 1000 多次。
在多种不同的电化学类型里,都存在可充电的便携式电池,比如铅酸类型(每支 2V)、镍镉类型(每支 1.2V)、镍氢类型(每支 1.2V)以及锂离子电池(每支 3.6V)。这几类电池具有一个典型特点,即放电时电压相对恒定,存在一个电压平台,不过在放电刚开始以及临近结束的时候,电压会迅速下降 。
18、是否任何充电器都可以用于可充电便携式电池?
不同类型的电池,如锂离子电池、铅酸电池或 Ni - MH 电池,它们的电压特性与充电模式均存在差异,因为任何充电器都仅适配特定的充电工艺及对应的特定电化学过程。所以,不是随便一个充电器就能给各类电池充电。
以 Ni - MH 电池为例,只有专门研发的快速充电器,才能使其达到最适宜的充电效果。慢速充电器在急需时也可使用,只是耗时更久。
需要格外留意的是,有些充电器虽贴有合格标签,表明该装置符合欧洲电化学标准或其他国家标准,但此标签并不显示其适用于何种类型的电池。因此,当将这类充电器用于不同电化学系统的电池充电时,必须特别谨慎。使用低廉的充电器给 Ni - MH 电池充电,不仅难以获得满意的充电效果,还可能存在危险。同理,对于其他类型电池的充电器,在使用时同样要关注这一问题,切不可随意混用充电器,以免对电池造成损害或引发安全隐患 。
19、可否用可充电1.2V便携式电池代替1.5V碱锰电池?
碱锰电池放电时电压的范围在1.5V至0.9V之间,而充电电池放电时恒定电压为1.2V/支,这电压与碱锰电压的平均电压大致相等,因此,用充电电池代替碱锰电池是可行的,反之也一样。
20、可充电电池的优缺点有哪些?
可充电电池具备诸多优势。其使用寿命长,尽管价格相较于一次电池更高,但从长期使用的角度考量,性价比高且经济实惠。同时,可充电电池的负荷力远超绝大部分一次电池。然而,普通二次电池存在一定弊端,其放电电压基本恒定,导致难以精准预测放电何时结束,在实际使用中会给用户带来不便。
锂离子电池则表现出色,能为照相机设备提供较长的使用时长,具备高负荷力与高能量密度的特性,并且随着放电过程的深入,其放电电压下降趋势逐渐减弱。
普通二次电池自放电率较高,这种特性使其在大电流放电场景中表现良好,例如数码相机、玩具、电动工具、应急灯等设备。但在小电流长时间放电的场合,如遥控器、音乐门铃,以及长时间间断使用的地方,像手电筒等,普通二次电池就不太适用。
目前,锂电池堪称较为理想的电池类型,它几乎融合了电池的所有优点,自放电率极低。不过,锂电池也存在唯一的不足,即对充放电要求极为严格,而这一严格要求恰恰是保障其使用寿命的关键所在 。
21、镍氢电池的优势是什么?锂离子电池的优势是什么?
镍氢电池的优势是:
01)低成本;
02)良好的快充性能;
03)循环寿命长;
04)无记忆效应;
05)无污染,绿色电池;
06)广泛的温度使用范围;
07)安全性能好。
锂离子电池的优势是:
01)高的能量密度;
02)高的工作电压;
03)无记忆效应;
04)循环寿命长;
05)无污染;
06)重量轻;
07)自放电小。
22、磷酸铁锂电池的优势有哪些?
磷酸铁锂电池的主要应用方向是动力电池,其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01)超长寿命;
02)使用安全;
03)可大电流快速充放电;
04)耐高温;
05)大容量;
06)无记忆效应;
07)体积小、重量轻;
08)绿色环保。
23、锂聚合物电池具有哪些优点?
01)无电池漏液问题,其电池内部不含液态电解液,使用胶态的固体;
02)可制成薄型电池:以3.6V,400mAh的容量,其厚度可薄至0.5mm;
03)电池可设计成多种形状;
04)电池可弯曲变形:高分子电池最大可弯曲900左右;
05)可制成单颗高电压:液态电解质的电池仅能以数颗电池串联得到高电压,高分子电池;
06)由于本身无液体,可在单颗内做成多层组合来达到高电压;
07)容量将比同样大小的锂离子电池高出一倍。
24、充电器的原理是什么?主要有哪几类?
充电器属于静止变流装置,它运用电力电子半导体器件,能把电压和频率固定的交流电,转变为直流电。充电器类型多样,常见的有铅酸蓄电池充电器,专门用于阀控密封铅酸蓄电池的测试与监测;还有镍镉电池充电器、镍氢电池充电器、锂离子电池充电器。其中,锂离子电池充电器又细分出便携式电子设备锂离子电池充电器、带有锂离子电池保护电路的多功能充电器。此外,电动车蓄电池充电器也在广泛应用 。
25、电池如何分类
化学电池:
——一次电池——干电池(carbon-zinc dry batteries)、碱锰电池(alkaline- manganese batteries)、锂电池(lithium batteries),激活电池、锌-汞电池、镉-汞电池、锌-空气电池、锌-银电池和固体电解质电池(银-碘电池)等。
——二次电池—— 铅酸电池(lead batteries)、镍镉电池(Ni-Cd batteries)、镍氢电池(Ni-MH batteries)、锂离子电池(Li-ion batteries)和钠-硫电池等。
——其他电池——燃料电池(fuel cell batteries)、空气电池(air batteries)、纸电池(thin batteries)、光电池(light batteries)、纳米电池(nano batteries)等
物理电池:——太阳电池(solar cell)
26、什么电池将会主宰电池市场?
如今,照相机、移动电话、无绳电话以及笔记本电脑等兼具图像或声音功能的多媒体设备,在家用电器领域的地位愈发重要。相较于一次电池,二次电池因其可重复充电使用的特性,也被大量应用于这些设备中。展望未来,二次充电电池的发展趋势十分明晰,将朝着体积小巧、重量轻便、容量更高且具备智能化的方向不断迈进,以更好地适配各类电子设备日益增长的性能需求 。
27、什么是智能二次电池?
在当下的家电领域,照相机、移动电话、无绳电话、笔记本电脑这类能呈现图像、发出声音的多媒体设备,正变得越来越不可或缺。和一次电池相比,二次电池由于可循环利用的突出优势,被广泛应用于这些设备中。放眼未来,二次充电电池的走向很明确,将在缩小体积、减轻重量、提升容量以及智能化升级等方面持续突破,从而契合各类电子设备不断进阶的性能要求 。
28、什么是纸电池?
纸电池,作为电池家族中的 “新成员”,在构造上与传统电池类似,同样由电极、电解液和隔离膜构成。不过,它的构造材料和形态十分独特。这种新型纸电池以纤维素纸作为主体,在制作过程中,电极和电解液被巧妙地植入其中,值得一提的是,这里的纤维素纸身兼二职,除了作为电池的结构支撑,还承担起隔离物的关键作用。
在电极材料的选用上,研发人员将碳纳米管均匀地混入纤维素内,以此作为一种电极;同时,把金属锂覆盖在由纤维素制成的薄膜表面,形成另一种电极。而电解液方面,采用的是六氟磷酸锂溶液。独特的构造赋予了纸电池非凡的物理特性,它如同普通纸张一般轻薄,厚度极小,并且具备可折叠的特性,这让它在空间利用和便携性上拥有巨大优势。
基于纸电池展现出的这些优异性能,研究者们满怀信心地预测,在不久的将来,纸电池有望成为极具潜力的新型能源存储设备,为诸多领域带来全新的能源解决方案 。
29、什么是光电池?
光电池,本质上是一种半导体元件,神奇之处在于,当它受到光照射时,能够产生电动势。光电池家族颇为庞大,种类繁多。在实际应用中,较为常用的有硒光电池、硅光电池,还有硫化铊光电池以及硫化银光电池等。由于其独特的光电转换特性,光电池在诸多领域大显身手,主要集中在仪表、自动化遥测以及遥控等方面。值得一提的是,其中一部分光电池具备直接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能力,这类特殊的光电池,我们通常称其为太阳能电池,它们在清洁能源利用领域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 。
30、什么是太阳能电池?太阳能电池的优点是什么?
太阳能电池就是将光能(主要为太阳光)转变为电能的装置。依据原理为光生伏打效应,即依据PN结的内建电场使光生载流子分离达到结的两边而产生光电压,连接到外电路则使得到功率输出。太阳能电池的功率与光照强度有关,光照越强,则功率输出越强。
太阳能系统易于安装,易于扩充,易于拆卸等优点。同时使用太阳能也很经济实惠,在操作过程中没有能量耗费。另外此系统耐机械磨损;一个太阳能系统需要可靠的太阳能电池以便于接收和储存太阳能。一般太阳能电池有如下优点:
01)高荷电吸收能力;
02)循环使用寿命长;
03)良好的可充性能;
04)无需保养。
31、什么是燃料电池?如何分类?
燃料电池是一种能够把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电化学系统 。常见的燃料电池分类方法,是依据电解质的种类来划分 。依此标准,燃料电池可分为以下几类:
碱性燃料电池:一般采用氢氧化钾作为电解质 。
磷酸型燃料电池:以浓磷酸作为电解质 。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使用全氟或部分氟化的磺酸型质子交换膜作为电解质 。
熔融碳酸盐型燃料电池:以熔融的锂 - 钾碳酸盐或者锂 - 钠碳酸盐作为电解质 。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采用固体氧化物作为氧离子导体,比如以氧化钇稳定的氧化锆膜作为电解质 。除了按电解质分类,燃料电池有时也会根据电池工作温度来划分:
低温燃料电池:工作温度低于 100℃,包含碱性燃料电池和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
中温燃料电池:工作温度处于 100 - 300℃之间,有培根型碱性燃料电池和磷酸型燃料电池 。
高温燃料电池:工作温度在 600 - 1000℃,涵盖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和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 。
32、为什么燃料电池有着很大的发展潜力?
近一二十年,美国高度聚焦燃料电池的研制工作,而日本在引进美国技术的根基上,大力开展技术研发。燃料电池之所以备受一些发达国家的青睐,主要源于其具备以下显著优点:
高效率
燃料电池能直接把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无需经过热能转换这一中间环节,其转换效率不受热力学卡诺循环的约束。并且,由于没有机械能的转换过程,可避免机械传动带来的能量损耗。此外,它的转换效率不会因发电规模的大小而改变,因此,燃料电池拥有较高的能量转换效率。
低噪声、低污染
在化学能向电能的转换进程中,燃料电池内部不存在机械运动部件,仅有控制系统中包含部分小型运动部件,这使得它在运行时噪音极低。同时,燃料电池属于低污染能源。以磷酸型燃料电池为例,其排放的硫氧化物和氮化物,均比美国规定标准低两个数量级。
适应性强
燃料电池可使用多种含氢燃料,像甲烷、甲醇、乙醇、沼气、石油气、天然气以及合成煤气等皆可作为燃料来源,而氧化剂则取用便捷,空气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燃料电池能够制成特定功率(如 40 千瓦)的标准组件,然后依据用户需求,灵活组装成不同功率和形式的发电装置,安装在用户认为最为便利的位置。若有需要,还能将其组装成大型电站,与常规供电系统并网运行,这对于调节电力负荷大有益处。
建设周期短,维护简便
当燃料电池实现工业化生产后,发电装置的各类标准组件能够在工厂进行连续化生产。这些组件运输便利,还可在发电站现场进行组装。据估算,40 千瓦磷酸型燃料电池的维护工作量,仅为同等功率柴油发电机的 25% 。鉴于燃料电池具备如此众多的优势,美国和日本均对其发展予以高度重视。
33、什么是纳米电池?
纳米,是一个长度单位,1 纳米等于 10⁻⁹米 。纳米电池,指的是运用纳米材料(诸如纳米 MnO₂ 、LiMn₂O₄ 、Ni (OH)₂等 )制造而成的电池 。纳米材料拥有独特的微观结构,呈现出特殊的物理化学性能,比如量子尺寸效应、表面效应以及隧道量子效应等 。
在国内,技术相对成熟的纳米电池当属纳米活性碳纤维电池 。这种电池在诸多领域展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主要用于电动汽车、电动摩托和电动助力车等交通工具 。它的性能十分出色,可充电循环次数高达 1000 次,若正常使用,其使用寿命能连续达到 10 年左右 。在充电时间方面,它具备明显优势,一次充电仅需约 20 分钟 。而且,在满电状态下,车辆在平路上的行程可达 400km ,电池重量为 128kg 。相比之下,美、日等国的电池汽车技术则稍显逊色,他们生产的镍氢电池充电耗时较长,大约需要 6 - 8 小时,平路行程也较短,仅为 300km 。由此可见,我国的纳米活性碳纤维电池在相关性能上已经超越了美、日等国的同类产品 。
34、什么是塑料锂离子电池?
目前所说的塑料锂离子电池是指采用离子导电的聚合物作为电解质,这种聚合物可以是干态的也可以是胶态的。
35、充电电池最好用在哪些设备上?
充电电池在需要较高能源供给或大电流放电的用电设备中优势显著,例如便携式单放机、CD 播放机、小型收音机、电子游戏机、电动玩具、各类家用电器、专业照相机、移动电话、无绳电话以及笔记本计算机等对能量需求较高的设备,都非常适合使用充电电池。
然而,对于不常用的设备而言,并不建议使用充电电池。这是因为充电电池存在自放电较大的特性,若设备使用频率低,电池电量在闲置时会大量损耗,造成资源浪费。不过,若设备运行需要大电流放电,那么充电电池便是不二之选。
一般情况下,用户在挑选电池时,最好遵循生产商提供的设备使用说明书。说明书中会详细指导用户如何选择适配设备的电池,依据这些建议,能确保电池与设备的最佳匹配,保障设备稳定运行,同时延长电池和设备的使用寿命 。
36、不同类型电池的电压及使用领域是怎样的?
37、可充电电池有哪些类型?分别适于哪些设备?
38、使用在应急灯上的电池类型有哪些?
01)密封镍氢电池;
02)可调节阀铅酸电池;
03)其它类型电池如果符合IEC 60598(2000)(应急灯部分)标准(应急灯部分)的相应安全和性能标准也可使用。
39、用于无绳电话的可充电电池的使用寿命是多久?
正常使用情况下,使用寿命为2-3年或更长时间,当发生以下情况时,电池需要更换:
01)充电后,通话时间一次比一次短;
02)通话信号不够清晰,接收效果很模糊,噪音较大;
03)无绳电话与机座的距离需越来越近,即无绳电话能够的使用范围越来越窄。
40、哪一类电池可用于遥控装置?
遥控装置要正常使用,必须确保电池安装在固定位置。不同类型的遥控装置适配不同种类的锌碳电池。这些电池可依据 IEC 标准指示进行识别,常见用于遥控装置的锌碳电池规格有 AAA、AA,以及 9V 大型电池。
碱类电池也是不错的选择,其工作时长可达锌碳电池的两倍,同样可通过 IEC 标准(LR03、LR6、6LR61)来辨别。不过,鉴于遥控装置只需较小电流,从经济角度考虑,锌碳电池更为实惠。
理论上,充电的二次电池也能用于遥控装置,但实际上,由于二次电池自放电率较高,需要频繁充电,使用起来极为不便,并不适合在遥控装置上使用 。
41、电池产品有哪些类型?分别适合哪些应用领域?
镍氢电池的应用领域包含但不局限于:
锂离子电池的应用领域包含但不限于:
42、电池对环境有什么影响?
如今,绝大多数电池都做到了无汞化。不过,对于汞电池、可充电镍镉电池以及铅酸电池而言,重金属依旧是它们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一旦处置方式不当,且这类电池数量众多时,所含重金属就会对环境造成严重危害。鉴于此,国际上已经成立了专门回收氧化锰、镍镉和铅酸电池的机构。比如非盈利机构 RBRC 公司,就致力于相关电池的回收工作,以此减少重金属对环境的潜在威胁 。
43、环境温度对电池性能有何影响?
在各类环境因素里,温度对电池充放电性能的影响最为显著。电池中,电极 / 电解液界面堪称 “心脏”,其上发生的电化学反应与环境温度紧密相关。
当温度降低,电极的反应速率随之下降。倘若电池电压维持恒定,放电电流就会减小,进而导致电池的功率输出降低。反之,若温度上升,电池的输出功率便会增加。
温度还会对电解液的传送速度产生作用。温度升高,电解液传送速度加快;温度降低,传送速度则减慢,这都会影响电池的充放电性能。不过,一旦温度过高,超过 45℃,电池内部的化学平衡就会被打破,引发副反应 44、什么是绿色环保电池?
绿色环保电池是指近年来已投入使用或正在研制、开发的一类高性能、无污染电池。目前已经大量使用的金属氢化物镍蓄电池、锂离子蓄电池和正在推广使用的无汞碱性锌锰原电池和可充电电池以及正在研制、开发的锂或锂离子塑料蓄电池和燃料电池等都属于这一范畴。此外,目前已广泛应用并利用太阳能进行光电转换的太阳电池(又称光伏发电),也可列入这一范畴。
科技有限公司一直致力于环保电池(镍氢、锂离子)的研究与供应,且我司产品从电池内部材料(正负极)到外部包装材料均符合ROTHS标准要求。
45、目前正在使用和研究的“绿色电池“有哪些?
新型绿色环保电池,指的是近些年来已投入实际使用,或者正处于研制开发阶段的一类高性能、无污染的电池。目前,大量应用的锂离子蓄电池、金属氢化物镍蓄电池,正在大力推广使用的无汞碱性锌锰电池,以及尚在研制开发进程中的锂或锂离子塑料蓄电池、燃料电池、电化学储能超级电容器等,均被纳入新型绿色环保电池的范畴。另外,当前已经在诸多领域广泛应用、能够将太阳能进行光电转换的太阳电池,同样也属于新型绿色环保电池 。
46、废旧电池的危害性的主要体现在哪里?
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危害较大、列入危险废物控制名录的废电池主要有:含汞电池,主要是氧化汞电池;铅酸蓄电池:含镉电池,主要是镍镉电池。由于废弃电池乱扔,这些电池会污染到土壤、水域、人通过食用蔬菜、鱼等食用物、对人的健康造成伤害。
47、废旧电池污染环境的途径是什么?
这些电池的组成物质在使用过程中,被封存在电池壳内部,并不会对环境造成影响。但经过长期机械磨损和腐蚀,使得内部的重金属和酸碱等泄露出来,进入土壤或水源,就会通过各种途进入人的食物链。全过程简述如下:土壤或水源——微生物——动物——循环粉尘——农作物——食物——人体——神经——沉积并发病。其它水源植物食品消化生物从环境中摄取的重金属可以经过食物链的生物放大作用,逐级在较高级的生物中成千上万地富积,然后经过食物进入人的身体,在某些器官中积蓄造成慢性中毒。
48、废旧电池该如何处理?
废旧电池若处置不当,其中含有的重金属如汞、镉、铅等,以及酸碱等电解质,会对土壤、水源造成严重污染,威胁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正确处理废旧电池,首先应进行分类回收,普通干电池已实现低汞或无汞化,可随生活垃圾常规处理;但含重金属的二次电池和充电电池,如手机锂电池、汽车铅酸电池等,需专门回收。目前,许多城市设有废旧电池回收点,一些电器卖场也提供废旧电池回收服务。回收后的电池会被送往专业处理厂,通过物理、化学方法对其中的金属等资源进行提取和再利用,既减少污染,又实现资源循环,践行绿色环保理念 。
49、电池容量为何会随着使用时间下降?
电池容量随使用时间下降主要源于内部的化学变化。以锂离子电池为例,在反复充放电过程中,电池内部的正负极材料结构会逐渐发生改变。比如,负极的石墨材料在锂离子反复嵌入和脱嵌过程中,会出现颗粒脱落、孔隙增大等情况,导致能容纳锂离子的有效位点减少。同时,电解液也会在电化学反应中逐渐分解,产生的副产物会在电极表面形成钝化膜,阻碍锂离子的传输。另外,电池过度充电、过度放电以及高温环境等外部因素,也会加速这些内部化学反应,使得电池容量更快下降,影响电池的整体性能和使用寿命。
50、新兴的电池技术在未来生活中会带来哪些变革?
新兴的电池技术将在多方面改变未来生活。固态电池有望重塑电动汽车行业,它相比传统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更高,能大幅提升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减少充电次数。而且固态电池安全性更好,不易发生起火爆炸等危险,让人们的出行更加安心。氢燃料电池若能实现大规模应用,不仅能为汽车提供清洁动力,还可用于分布式发电,在偏远地区或应急供电场景中发挥重要作用,保障电力供应。此外,柔性电池技术的发展,将使可穿戴设备更加轻薄、贴合人体,实现真正的无缝融入生活,比如未来的智能衣物可能因柔性电池而具备更多实用功能,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前所未有的便利和全新体验 。
本文内容来源于电池先锋等公开信息,“新能源技术与装备”整理,责任编辑:胡静,审核人:李峥
版权声明∶转载新能源网站内容,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process@vogel.com.cn,请添加小编微信号(msprocess)详细沟通。
新型储能的快速发展与国家层面的战略重视密不可分,一系列政策的密集出台为储能产业的快速成长提供了坚实的支撑。据CESA储能应用分会产业数据库不完全统计,截至2024年10月,国家和地方已累计发布储能相关政策超过2000项。
2025-02-22 储能网
中国新能源汽车、储能、低空经济等产业交叉点在新能源电池,目前在上述领域锂电池是绝对主流路线,但是中国锂电池产业存在卡脖子风险,中国的锂矿、钴矿和镍矿70%以上依赖进口。而钠电池上游钠矿、磷矿等矿产资源国内储量丰富,可以自给自足,不需要依赖进口。发展钠电池产业有利于化解中国新能源电池产业系统风险,并且能够平抑锂矿价格大幅波动。
2025-02-22 起点钠电
随着“双碳”政策的不断推进和深化,可再生能源电力成本的降低,氢燃料电池汽车的规模化推广和氢能市场的逐渐成熟,市场对氢气的需求呈爆发式增长,绿氢成为氢能发展的必经之路。
2025-02-21 氢能汇
2025-04-02
2025-04-07
2025-04-01
2025-03-31
2025-04-08
2025-04-02
2025-04-23
氢能作为一种备受追捧的零污染高效能源,其稀缺性使得人们对其渴求不已。然而,能耗巨大的压缩过程以及极低温度下的液化环节,被视为通往氢能转型之路上的重大障碍。在此背景下,氨成为热门的替代选项,尽管这种物质带有些许气味,但它有望成为能源转型中的奇迹材料。
作者:Dominik Stephan
评论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