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28日,由起点钠电、起点研究院(SPIR)联合主办的“第七届起点钠电论坛暨钠电行业排行榜发布会”在深圳宝安登喜路国际酒店盛大举办,本次大会以“技术成本突破 市场爆发元年”为主题,500+钠电产业链嘉宾齐聚现场,进行深度分享与思维碰撞。
在大会开幕式环节,冠名赞助商--⾦钠科技董事⻓杨维元致辞。
图:⾦钠科技董事⻓杨维元
以下是速记整理内容: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钠电产业界的友商、合作伙伴、创业英雄:
大家上午好!我是金钠科技,杨维元。
首先感谢起点钠电组织这次专业的钠电论坛。
阳春三月,草长莺飞。在锂电池高度内卷的大背景下,钠电池在过往三年中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这一点我是深有体会的,刚才李总讲了,我们2022年的时候买什么材料买不到,先签保密协议,而且托人,差不多四千块钱一公斤,托人给现金,走后门,还得等三个月,半年,很难,所以过去三个月里面,我认同什么?钠电这个行业走过了极其黑暗的时间段。而且可以预见在未来五年内实现从GWH规模到百GWH规模的爆发式增长,这非常难得。钠电池产业将会是新能源领域皇冠上的明珠。
我有幸参加了钠创的万吨级基地落成仪式和珈钠的万吨级产线产品下线仪式。两个我都参加了,再结合其他的一些信息,我有几点感受:
一是钠电产业的技术方向越来越清晰,三年前的争论到底是什么材料,喋喋不休,毕竟宁德先发布的是普鲁士路线,然后中海笃定了层氧。现在已经越来越清晰,已经迎来真正规模化应用时代。现在比较明确的就是说层氧上电动车,聚阴上储能,两大派别各有千秋。其他的还没有很明朗的产业化的信号。
二是南锂北钠。这个观点起源于起点钠电到浙江金钠巡回交流时提出。长期趋势就是锂电钠电隔江而治。钠电基于低温优势高度适配北方区域。比如你在北方,像到了东北,冬天零下30度以下的时候,两轮车跑不动了,甚至充电宝都不好用了,汽车直接续航腰斩,甚至打两三折,跟北方区域有交集的应用,会率先导入钠电池。典型的应用就是车用。
三是短期细分为王,长期成本为王。如果说既有细分优势、又有成本优势的产品和应用,就是王炸。我对不少形态的钠电产品和应用做过分析,有不少产品是具备王炸特征的。例如启停电源,我上周跟秘书长在深圳说过,启停电源既要求高倍率、又要求耐低温,高倍率+耐低温叠加之后锂电池就够不着了,而且还间接的要求长寿命,最好还能在以上前提下低成本,锂电池在这种条件下的竞争就开始显得力不从心,启停这就非常适合钠电池。而且我们判断,直径32-60,长度140-200之间的圆柱钠电有精准匹配优势。价格贵10%能不能卖出去?按说可以卖出去,而且还让厂商多赚一些利润,这种场景也是一个既有细分特制又有低成本,相对低成本的优势,这就是王炸级别的应用。所以我非常想研究这种应用,有机会跟大家多探讨。
四是电池工业迭代逻辑越来越明晰。很多人说没有逻辑,这个我是有自己的看法。大概2000年,钴酸锂电池批量应用,2010年,三元锂电池批量应用、并逐步成为主流,主要原因是贵金属钴的用量减少了,低成本为王。2020年左右磷酸铁锂逐步占据主流,主要原因是钴和镍都没有了,磷酸铁本来是低成本,底层逻辑还是成本为王。到了今天,磷酸铁锂已经占到80%的份额,所以成本这种趋势是不可逆转的。那么到了磷酸铁锂主导的时代,已经没有贵金属,如何卷下去?锂电池领域内部已经卷无可卷,解决方案是狸猫换太子,把锂拿掉,换成钠,例如用磷酸铁钠,还能继续降本20%-30%,所以成本的优势将会进一步引领这个趋势。这个趋势我认为至少还有十年黄金窗口期。每一个钠电创业英雄都是这个黄金窗口期的VIP。有足够大的市场规模可以玩。
五是规模化的应用已经成钠电上牌桌的入场券。我昨天去广西南宁参加了一个30GWh的负极材料的项目开工仪式,很有感触。今年的材料落地项目已经到万吨级规模,大家知道,三年前能够到公斤级的就不得了了,现在到万吨级,上牌桌,预计明年会出现十万吨级的落地项目。今年的钠电池产线落地项目,到GWh规模,明年预计会达到十GWh规模。我们做了相应的布局,后面大家关注一下相应的报道。
最后,非常期待各位专家、教授、企业家的精彩分享,预祝本次钠电论坛胜利召开、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注:以上内容未经演讲者审核,如有疑问请联系活动组委会!
本文内容来源于起点钠电等公开信息,“新能源技术与装备”整理,责任编辑:胡静,审核人:李峥
版权声明∶转载新能源网站内容,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process@vogel.com.cn,请添加小编微信号(msprocess)详细沟通。
氢能作为新型能源体系的重要一环,对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尽早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2025-03-13 百人会低碳院
2025-03-06
2025-03-06
2025-03-13
2025-03-17
2025-03-18
2025-03-13
2025-03-21
氢能作为一种备受追捧的零污染高效能源,其稀缺性使得人们对其渴求不已。然而,能耗巨大的压缩过程以及极低温度下的液化环节,被视为通往氢能转型之路上的重大障碍。在此背景下,氨成为热门的替代选项,尽管这种物质带有些许气味,但它有望成为能源转型中的奇迹材料。
作者:Dominik Stephan
评论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