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鸿氢能49台氢能重卡投运:
近日,鄂尔多斯赛蒙特尔煤矿49台搭载国鸿氢能燃料电池系统的重卡正式交付。其具备零排放、长续航、耐低温的特点,将率先应用于煤炭短途运输及园区物流场景,预计年减碳量超万吨,为鄂尔多斯“风光氢储车”产业蓝图注入强劲动能。
鄂尔多斯作为中国煤炭资源最富集的地区之一,探明储量超2000亿吨,年产量占全国20%,是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支柱。然而,传统煤炭运输依赖高排放的柴油重卡,不仅加剧环境污染,也与“双碳”目标形成矛盾。在此背景下,氢能重卡以其零排放、高效能、长续航等显著优势,成为鄂尔多斯破解煤炭运输污染难题、实现矿区绿色转型的关键之选。
截至目前,鄂尔多斯已有200多辆搭载国鸿氢能鸿途燃料电池系统的重卡投入运营。这些氢能重卡凭借零排放的环保特性,显著改善了矿区空气质量;超300公里的重载长续航能力,完美契合煤炭短倒运输需求;10分钟快速加氢,保障了物流运输的高效率;-30℃的环境适应性,确保了车辆的常年稳定运行。此外,国鸿氢能还配备专业工程师团队提供7×24小时驻场服务,为氢能重卡的运输作业保驾护航。
近年来,鄂尔多斯正加快新能源与氢能产业协同发展步伐,全力构建“风光氢储车”全产业链集群。作为首批入选国家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的城市群,鄂尔多斯在发展氢能重卡领域具备得天独厚的产业优势。
此次国鸿氢能联合当地运营企业及陕汽集团,成功批量交付49台氢能重卡,不仅加速了矿区零碳物流进程,更为鄂尔多斯规模化推广氢能重卡提供了示范案例,助力鄂尔多斯从传统能源基地向绿色能源枢纽转型升级。
中船集团上海院研发1300箱甲醇动力集装箱船第二艘交付
近日,由中船集团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SDARI)研发设计、泰州三福船舶工程有限公司为NCL建造的第二艘1300箱甲醇动力敞口集装箱船GREEN SEALION 1300“NCL NORDLAND”号顺利交付,该项目完美收官。双船将助力建设挪威"零碳走廊"、开启北欧绿色航运新纪元,也是上船院设计赋能全球航运业绿色转型的又一标杆。
据悉,2025年1月22日,首制船"NCL VESTLAND"号正式交付,投入运营近三个月来,服务于挪威北部、中部、西部与荷兰鹿特丹之间的航线,以零燃料故障率验证了船舶可靠性。船东MPCC和租家NCL称该船是“更安全、更高效、更环保的解决方案”和“绿色海运的典范之作”。
船型亮点
GREEN SEALION 1300是上船院首型获得订单的甲醇动力支线箱船,入级DNV,船舶最大装箱数1323箱,可携带380个冷藏集装箱,设计航速18.0节,主机满足氮氧化物TierIII排放标准。
适货性强
1 配置多元化的集装箱布置与系固系统,采用货舱可拆式导轨,可装载20、26、30、40和45英尺等多种规格的集装箱,满足欧洲支线需要;
2 可装载冷藏集装箱和危险品集装箱;
3 2台45吨克令吊,提高装卸灵活度。
挂靠多港口
1 货舱采用无舱盖设计,在支线多个港口频繁靠离港时,无需启闭舱盖,减少靠泊时间;
2 设置高导轨,减少绑扎工作量, 降低船员负荷;
3 同一码头货物集中装卸,无需倒箱,提高装载效率。
绿色低碳综合解决方案
1配备双燃料主机,运营周期内以绿色甲醇为主燃料;
2基于运营多工况优化设计船体线型,提高船-机-桨匹配性能。配置扭曲襟翼舵和舵球等节能设施;
3船艏设置导流罩,既提升外观造型效果,又能够降低船舶航行时的风阻;
4集成轴带发电机+CPP+电池混动系统,通过综合能量管理系统控制,用于削峰填谷,保持系统稳定运转在最佳经济点;
5配置高压岸电系统,实现港口零排放。
一人桥楼NAUT(AW)
为提高沿海航线多个狭窄航道的适航行,申请并获得了挪威船级社等级最高的AW一人桥楼符号。驾驶室提供良好的指挥和驾驶视野;航行工作站集中布置,方便船员操作;开展了操纵性试验,以验证该船在狭窄航道的操纵性能。
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等公开信息,“新能源技术与装备”整理,责任编辑:胡静,审核人:李峥
版权声明∶转载新能源网站内容,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process@vogel.com.cn,请添加小编微信号(msprocess)详细沟通。
2024年6月13日,工信部发布关于《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第384批)和《享受车船税减免优惠的节约能源 使用新能源汽车车型目录》(第六十三批)拟发布内容的公示。
2024-06-19 工信部
4月9日,胡润研究院发布《2024全球独角兽榜》,列出了全球成立于2000年之后,价值10亿美元以上的非上市公司。本次榜单估值计算的截止日期为2024年1月1日,在发布之前更新了估值的重大变化。胡润研究院自2017年以来追踪记录独角兽企业,这是第六次发布全球独角兽榜。据北极星氢能网不完全统计,在氢能企业排名中,共计4家企业上榜,分别为:国氢科技、重塑能源、中科富海、东岳氢能。
2024-04-17 胡润百富、北极星氢能网
根据中国氢能联盟研究院,预计到 2050 年全球氢气需求量将达到 6.6亿吨,其中中国约为 1.95 亿吨(2022 年仅 0.35 亿吨)。
2024-04-02 ForceInstitute
2025-03-25
2025-03-27
2025-04-02
2025-04-01
2025-04-07
2025-03-25
2025-04-02
氢能作为一种备受追捧的零污染高效能源,其稀缺性使得人们对其渴求不已。然而,能耗巨大的压缩过程以及极低温度下的液化环节,被视为通往氢能转型之路上的重大障碍。在此背景下,氨成为热门的替代选项,尽管这种物质带有些许气味,但它有望成为能源转型中的奇迹材料。
作者:Dominik Stephan
评论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