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院士、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李灿联合研究员范峰滔等,在铁电材料光催化水分解研究方面取得进展。该团队通过精准调控铁电材料表面结构,揭示了限制其水分解效率的关键因素,实现了高效水全分解反应,表观量子效率达4.08%。
近日,相关研究成果以Unveiling Charge Utilization Mechanisms in Ferroelectric for Water Splitting为题,发表在《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研究工作得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相关项目等的支持。
高效水全分解反应实现
技术详情:
光催化水分解制氢是将太阳能高效转化为化学能的关键技术,也是减少化石能源依赖、缓解环境污染的重要途径。在光催化反应过程中,光生电荷从飞秒时间尺度的生成到毫秒时间尺度的利用,经历体相和表面复合等多重消耗路径。这种电荷复合现象是提升太阳能转换效率的瓶颈之一。因此,高效分离光生电子和空穴以提升催化性能,是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铁电材料因非中心对称结构,在体相存在退极化电场,可有效驱动光生电子和空穴向相反的极化表面分离,在电荷分离方面具有重要潜力。
该研究针对铁电材料光生电荷分离与催化活性不匹配问题,以单畴钛酸铅为研究模型,探讨了其表面结构与电荷动力学特性。研究显示,PbTiO3正极化面存在Ti空位缺陷,且这些缺陷作为电子捕获中心,导致电荷复合并限制光催化效率。空间和时间分辨光谱分析发现,SrTiO3的生长消除了正极化面Ti缺陷相关的捕获态,降低了光生电子的捕获与复合,使电子寿命从微秒量级延长至毫秒量级,到达反应活性位有效参与反应,从而提升了水分解效率。
上述成果为设计高效铁电光催化材料提供了新的理论指导和研究思路。
文章链接:
https://doi.org/10.1038/s41467-025-56359-y
本文内容来源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物所等公开信息,“新能源技术与装备”整理,责任编辑:胡静,审核人:李峥
版权声明∶转载新能源网站内容,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process@vogel.com.cn,请添加小编微信号(msprocess)详细沟通。
制氢环节是决定氢燃料电池汽车经济性的关键因素。从短期来看,工业副产氢是解决氢气需求的过渡性办法,从中长期来看,可再生能源电解制氢是氢源的终极解决方法,一方面取决于可再生能源电力生产成本的进一步下降;另一方面,风光水等可再生能源地区往往远离用氢负荷中心,储运环节成本下降也需要同步配合,如管道运氢,液罐运氢等的发展,扩大经济运输半径。
2023-12-09 嘉兴市长三角氢能产业促进会
绍了传统制氢技术的体系概况,着重综述了当前主流的绿色制氢关键技术,并在此基础上,对比不同先进制氢技术的优势和不足,深入分析了其在制氢装备、技术、经济及标准体系等方面存在的瓶颈和壁垒,同时指出推动制氢产业有序发展的相应对策,最后指明了我国绿色制氢技术的发展前景。
2023-11-18 现代化工
氢气能源(以下简称氢能)作为一种可再生的、清洁高效的二次能源,具有资源丰富、来源广泛、燃烧热值高、清洁无污染、利用形式多样、可作为储能介质及安全性好等诸多优点,是实现能源转型与碳中和的重要能源。氢能技术不断成熟,逐渐走向产业化,同时伴随着世界面对气候变化和自然灾害加剧的压力持续增大,氢能得到了世界各国的重点关注,已成为许多国家能源转型的战略选择。
2023-11-14 能源情报
2025-04-02
2025-03-27
2025-04-01
2025-04-07
2025-03-31
2025-04-02
2025-04-08
氢能作为一种备受追捧的零污染高效能源,其稀缺性使得人们对其渴求不已。然而,能耗巨大的压缩过程以及极低温度下的液化环节,被视为通往氢能转型之路上的重大障碍。在此背景下,氨成为热门的替代选项,尽管这种物质带有些许气味,但它有望成为能源转型中的奇迹材料。
作者:Dominik Stephan
评论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