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氢电解槽的冷启动时间是指电解槽从常温或低温状态开始启动,到达到稳定运行状态并能够正常制氢所需要的时间。
01 冷启动时间对比:
碱性电解槽
一般冷启动时间在1-2小时。在启动过程中,需对电解液进行加热等操作以达到合适的反应温度,还需使各部件达到稳定的工作状态,系统相对复杂,涉及碱液循环、电极活化等多个环节。
PEM电解槽
冷启动时间通常为20-30分钟。其采用质子交换膜作为电解质,具有响应速度快、负荷范围宽等优点,能快速建立起电解所需的电场和离子传导通道,受环境温度等因素影响较小。
固体氧化物电解槽(SOEC)
通常需数小时的预热时间。因其工作温度较高,一般在600-1000℃,启动时需缓慢加热以避免材料热应力过大导致损坏,确保各部件在高温下的稳定性和兼容性。
02 影响冷启动时间的因素
温度因素
环境温度低时,电解液或电解质的离子传导速率慢,化学反应活性低,冷启动时间长;通过设置加热装置提升电解液温度,可加快离子迁移,缩短启动时间。
电解液与电极材料
电解液的浓度、粘度等特性影响离子传输效率,合适的电解液配方可减少冷启动时间。电极材料的催化活性高,能加速电化学反应,使电解槽更快达到稳定运行状态。
电解槽结构设计
合理的流场设计可使电解液或反应气体均匀分布,提高反应效率,缩短启动时间。采用紧凑、高效的结构,如零间隙结构,可减少电极间距,降低电阻,加快启动。
03 冷启动时间的重要意义
能源利用效率
对于与可再生能源耦合的制氢项目,冷启动时间短可快速响应可再生能源的波动,及时消纳多余电力,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弃风、弃光现象。
系统运行成本
冷启动时间长会增加启动过程中的能耗和设备损耗,缩短设备使用寿命,增加维护成本。
04 缩短冷启动时间的措施
优化加热系统
采用高效的加热元件和智能温控系统,精准控制加热过程,提高加热效率。
开发新型材料
研发高离子传导率的电解质材料、高活性的电极催化剂,降低反应活化能,加快反应速度。
改进电解槽结构
设计更合理的流场、电极结构和密封方式,提高电解槽的整体性能和运行稳定性。
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等公开信息,“新能源技术与装备”整理,责任编辑:胡静,审核人:李峥
版权声明∶转载新能源网站内容,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process@vogel.com.cn,请添加小编微信号(msprocess)详细沟通。
AEM(Anion Exchange Membrane)电解水是一种阴离子交换膜电解水制氢技术,其原理是利用阴离子交换膜作为电解质,通过电解水产生氢气,主要结构由阴离子交换膜和两个过渡金属催化电极组成,一般采用纯水或低浓度碱性溶液用作电解质,并使用具有成本效益的非贵金属催化剂和阴离子交换膜。
2024-12-26 氢能技术前沿
氢能源的兴起标志着能源转型开启了新篇章,而 DECHEMA 德国化学工程及生物技术协会正处于这一变革的核心地带,其汇聚了该领域的广泛而深入的专业知识。PROCESS专访了 DECHEMA 的董事总经理 Andreas Förster 与能源与气候部门的负责人 Florian Ausfelder,深入探讨了氢能发展现状。
2024-12-12 流程工业
氢能是一种二次能源,必须通过化学过程由存在于化合物中的氢元素转化而来。中国是氢气(H2)生产大国,2021年我国氢气总产量超过3000万t。当前我国H2主要用于化工领域,其中化石燃料生产的H2占了将近80%,而电解水及其他绿色制氢技术所制H2总量不足1%。现阶段,我国能源央企纷纷将构建氢能供给体系作为重要的发展方向。
2024-12-06 《现代化工》2023年第4期,炼铁杂志
2025-03-06
2025-03-06
2025-03-13
2025-03-17
2025-03-18
2025-03-13
2025-03-21
氢能作为一种备受追捧的零污染高效能源,其稀缺性使得人们对其渴求不已。然而,能耗巨大的压缩过程以及极低温度下的液化环节,被视为通往氢能转型之路上的重大障碍。在此背景下,氨成为热门的替代选项,尽管这种物质带有些许气味,但它有望成为能源转型中的奇迹材料。
作者:Dominik Stephan
评论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