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能源变革浪潮奔涌共赴绿色未来
在全球能源结构加速向绿色低碳转型的宏大叙事下,新能源产业正以颠覆性技术重塑世界经济格局。2025年5月15-17日,被誉为“全球电池行业风向标”的第十七届深圳国际电池技术交流会/展览会(CIBF2025)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盛大启幕。
由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倾力打造,历经三十余载十六届的创新发展,CIBF已成为全球技术首发高地、全链生态聚合平台与跨域创新协调枢纽。本届展会以“链动全球·赋能绿色·驱动未来”为主题,聚焦电池技术革命与全产业链协同创新,汇聚全球顶尖企业、科研机构与行业领袖,为全球能源转型注入澎湃动能。
全球竞逐新能源赛道,CIBF2025打造超级生态平台
国际能源署(IEA)预测,2030年全球电池需求将激增至3500GWh,中国凭借全产业链优势,正引领全球技术迭代与标准制定。作为中国新能源电池产业发展的“风向标”和“助推器”,CIBF2025紧握历史机遇,全面升级为覆盖“材料-电芯-装备-回收-应用”的全产业链超级平台。
展会规模再创新高:展览面积突破30万平方米,吸引3200余家全球顶尖展商、超40万专业观众齐聚,国际化程度显著提升,来自四大洲18国的企业决策者、科研专家与买家将在此共谋合作。
展区规划彰显行业前瞻视野:设立3大绿色能源馆、4大先进材料馆、7大智能制造馆及1个国际馆,全景呈现从基础材料革新到终端场景应用的完整生态链。其中,“宁德时代馆”“光储充展区”等特色展区,将展示光伏储能协同、智能电网融合等跨领域解决方案。展会现场还新增三大互动专区——逛展打卡区、新品发布专区、海外买家洽谈区,为参与者提供沉浸式体验与精准对接平台,助力全球商贸合作。
技术破局与场景革命:定义产业未来十年
下一代电池技术集群爆发:固态电池、钠离子电池、锂金属电池等颠覆性技术步入量产前夜。宁德时代或首发能量密度突破500Wh/kg的第三代凝聚态电池,比亚迪全固态电池量产线模型全球首秀,欧美日韩企业亦将携无钴正极、硅碳负极等突破性材料同台竞技。展会特设“颠覆性技术体验区”,打造从实验室到产业化的技术转化窗口。
数智化与绿色闭环双轮驱动:AI赋能的电池管理系统(BMS)、动力电池“身份认证”追溯平台、自动化拆解与梯次利用技术,将展现中国在电池全生命周期管理方面的领先地位。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秘书长王泽深指出:“电池产业的未来竞争,是生态闭环与数智化能力的竞争。中国企业正以技术创新与标准输出,重塑全球价值链。”活动现场将重磅发布《锂离子电池行业蓝皮书2024》及《低空飞行器电池标准化白皮书》,并签署多项战略合作备忘录,推动行业标准化与可持续发展进程。
高端峰会云集:共议全球能源治理新范式
展会同期将举办四大高端峰会及200余场学术报告,深度解码产业趋势;
-CIBF2025先进电池前沿技术研讨会:聚焦固态电解质、锂硫电池等实验室级突破;
-电动航空及下一代电池技术交流会:探索高能量密度电池在航空领域的应用边界;
-CIBICS电池产业合作论坛:推动跨国产业链协同与标准互认;
-同位素核电池研讨会:前瞻核电池在深空探测与特种场景的潜力。
破局出海:中国电池开启全球化2.0时代
面对欧美本土化政策与技术壁垒,中国电池企业正以“技术+标准+生态”组合拳破局。王泽深提出四大战略路径:强化核心技术创新、深化海外本土化布局、引领国际标准制定、践行绿色低碳承诺。展会特设“国际馆”,促成中外企业在资源循环、回收技术等领域的竞合博弈,推动中国从“制造大国”向“规则引领者”跃迁。 结语:以深圳为原点,共绘能源变革星辰大海 从材料微创新到全球生态赋能,CIBF2025将见证中国新能源产业以“创新深度”定义“产业高度”。这场汇聚全球智慧的盛会,不仅是技术展示的舞台,更是零碳未来的策源地。2025年5月15-17日,让我们相聚鹏城,以电池为支点,撬动全球能源革命的无限可能!
本文内容来源于仪器信息网,“新能源技术与装备”整理,责任编辑:胡静,审核人:李峥
版权声明∶转载新能源网站内容,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process@vogel.com.cn,请添加小编微信号(msprocess)详细沟通。
近期,多家车企、电池企业公布其半固态/全固态电池的技术研发进展,引发业界广泛关注,固态化电池产业化“关键节点”有望提前到来。
2025-05-15 公开信息
2025-04-23
2025-04-25
2025-04-16
2025-04-18
2025-05-08
2025-05-08
2025-04-17
氢能作为一种备受追捧的零污染高效能源,其稀缺性使得人们对其渴求不已。然而,能耗巨大的压缩过程以及极低温度下的液化环节,被视为通往氢能转型之路上的重大障碍。在此背景下,氨成为热门的替代选项,尽管这种物质带有些许气味,但它有望成为能源转型中的奇迹材料。
作者:Dominik Stephan
评论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