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国际能源署(IEA)2025年9月10日的数据,扩大氢的规模不再主要是一个技术挑战,而是一个政策挑战,因为大多数已宣布的项目在没有长期需求信号和政府支持的情况下仍然停滞不前。
国际能源署(IEA)发布的年度《全球氢评论》(Global Hydrogen Review)显示,2030年潜在的低排放产量现已增长至每年3700万吨,但其中只有11%的产能对应于已达成最终投资决策(FID)或已经投入运营的项目。
据说有两个主要因素在起作用:首先,与化石燃料相比,低排放氢气和氢衍生物的成本溢价;其次,缺乏足够长期的承购合同,通过提供需求确定性来降低风险并提高项目的可融资性。
如上所述,高成本和需求不确定性是反复出现的挑战,但市场环境和政策应对措施各不相同。
IEA指出,虽然一些国家主要依靠市场力量和终端用户为低排放氢支付溢价的意愿,但其他国家正在制定各种支持计划和法规。
许多国家和地区制定了氢战略和路线图,其中包括雄心勃勃的低排放氢目标。
例如,瑞典在2015年“无化石瑞典”倡议的基础上制定了能源政策框架,该倡议汇集了行业、民间社会和政府,围绕脱碳的共同愿景达成共识。
该国还承诺到2045年实现温室气体净零排放。
据报道,基于这一长期政策框架,瑞典正在大力推进低排放工艺的工业发展,包括氢基钢生产。
如果没有足够的长期承购协议来明确发展方向,不成熟的氢市场的投资者将面临高风险。
稳定的支持框架和可融资的承购合同对于为投资者提供长期的氢需求确定性至关重要。
例如,能源机构指出,德国使用多种机制来刺激低排放的氢需求并降低投资者的风险,并补充说,欧盟(EU)也建立了一个连接氢买家和供应商的平台,为市场参与者提供透明度,并为金融支持提供信息。
公共采购尚未广泛用于低排放氢,但根据国际能源署的说法,它既可以帮助创造低排放氢的市场,又可以缩小成本差距,通过最初的公共承购协议,最终可以实现规模经济。
国际能源署表示,除了补贴之外,一个明确的低排放氢监管框架可以帮助增加承购量,并为投资者提供确定性,引用欧盟的可再生能源指令(RED),该指令要求到2030年,可再生电力产生的氢至少占工业用氢的42%,到2035年增加到60%。
然而,能源机构也强调,有效的法规设计至关重要,并补充说:政策制定者需要在监管义务和支持采用低排放氢之间取得适当的平衡。
国际能源署强调:“虽然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政策,但要使氢市场的增长符合各国设定的雄心壮志,就需要更多地关注需求侧措施。
目前,既定的低排放氢需求侧目标和政策与各种战略和路线图中设定的生产目标之间存在不匹配。
各国需要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找到创造需求的正确模式。
总的来说,对氢的支持应该旨在为基于市场的投资创造更多的确定性,重点关注缺乏更具成本效益或节能解决方案的应用。
工业中现有的氢消费是一个很好的起点,因为它可以成为低排放氢需求的第一个驱动力,从而启动更广泛的市场发展,特别是在精心设计的政策措施的支持下。
本文内容来源于新能源技术与装备,责任编辑:胡静,审核人:李峥
版权声明∶转载新能源网站内容,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process@vogel.com.cn,请添加小编微信号(msprocess)详细沟通。
2025年9月4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关于印发《电子信息制造业2025-2026年稳增长行动方案》的通知。
2025-09-05 工业和信息化部
2025-08-23
2025-08-13
2025-08-13
2025-08-23
2025-08-23
2025-08-23
2025-08-23
氢能作为一种备受追捧的零污染高效能源,其稀缺性使得人们对其渴求不已。然而,能耗巨大的压缩过程以及极低温度下的液化环节,被视为通往氢能转型之路上的重大障碍。在此背景下,氨成为热门的替代选项,尽管这种物质带有些许气味,但它有望成为能源转型中的奇迹材料。
作者:Dominik Stephan
评论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