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一方面,当前分布式光伏进入一个怪圈:组件成本下降→LCOE下降,理论收益提高→非技术成本、配置电化学储能成本增加→实际总成本基本不变→实际LCOE、项目收益基本不变。即:技术进步成果流入非技术成本。
另一方面,多省销售电价的中午时段执行谷电,分布式光伏面临未来综合电价下降的风险。
因此,支持分布式光伏尽快参与电力市场化交易,通过市场寻找最经济的灵活性资源而不是简单配储,通过电价机制释放需求侧潜力。
在进市场过程中要注意两个问题:1)区别存量电站与增量电站,2)完善配套机制。
截止到2023年上半年,国内分布式光伏装机已经达到198GW;个别省份,分布式光伏装机规模已经占到本省全部电力装机20%!随着分布式光伏项目规模、占比的不断提高,分布式光伏进入电力市场的声音越来越大!
个人认为,分布式光伏进入电力交易市场已是“箭在弦上”!
一、“配储+非技术成本”or“市场化交易”?
1组件成本下降的收益被非技术成本吞噬!
2023年以来,国内光伏组件价格大幅下降。根据第三方咨询机构Infolink的统计数据,当前的光伏组件价格与2022年同期比,下降0.85元/W。具体如下图所示。
数据来源:Infolink
图:最近三年光伏组件价格走势图
按常理,组件价格大幅下降,必然带来光伏的度电成本明显下降,项目收益提高。然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
1)市场开发费用提高
项目理论收益的提高,导致市场竞争异常激烈!投资商为获得项目,不得不支付更高的市场开发费用、接受更加苛刻的条件。据某企业介绍,由于光伏组件降价,户用光伏项目的开发费已经从年初的0.6~0.7元/W增长到1~1.5元/W。
2)地方政府诉求增加
除市场开发费之外,各地政府在分布式光伏项目招标时也会提出投资配套、缴纳乡村振兴资金等、电费收益分成等各类要求。例如,某地200MW分布式光伏招标,要求中标企业引入3亿元产业项目、县政府参与项目(包括“碳减排”交易等)各项收益。
最终结果是,由于这些非技术成本的提高,光伏系统成本的下降,并未带来项目总承包的项目;光伏行业的技术进步成果,大部分流入非技术成本。这对行业的健康发展非常不利。
2分布式光伏配储呼声渐高!
随着分布式光伏占比的提高,电网缺少灵活性调节资源,为了提高分布式光伏的渗透率,配储的呼声渐高!
1)配储不断吞噬组件降价的收益
目前,全国各省的地面光伏电站几乎都需要配置电化学储能,且储能配比也日益增长。从最初的10%、2小时,到目前有要求50%、2小时,配储带来的成本压力日益增加,也吞噬掉大部分组件价格下降带来的收益。
2023年以来,全国至少14省出台了省级或县市级的分布式光伏管理办法近30个,大多数政策均提到了“配置电化学储能”。目前,各省均为鼓励配置,尚未强制配置。然而,一旦分布式光伏配储,也一定会面临地面电站配储相同的问题,即:配储比例将会越来越高,吞噬掉大部分组件价格下降带来的收益!
2)分布式配储问题更多
除此之外,分布式光伏配储还面临一些额外的问题。例如:
分布式光伏规模小,储能的规模小、造价高,且难以调度;布局分散,难于运维管理;由于调度难、运维管理难,后期在调峰调频上很难真正发挥作用。
另一方面,分布式光伏配储,是在380V侧配,还是在10kV侧配?由谁来投资?后期由谁运维管理?都存在诸多问题。
3)分布式的调节手段更多
实际上,可以帮助分布式消纳的灵活性资源,不仅仅有电化学储能。相对于地面电站,分布式光伏可以更好的利用来自于用户侧的响应。分布式光伏就在负荷侧,负荷侧的需求调整灵活性更大。只要有合理的电价机制,电动车充电、洗衣机开停等等,都可以成为分布式光伏的“调峰资源”!
3小结
从前文的分析可以看出,目前分布式光伏进入一个怪圈:
组件成本下降→LCOE下降,理论收益提高→非技术成本、配置电化学储能成本增加→总成本基本回归组件降价前水平→实际LCOE不变
补贴时代,往往是通过下调度电补贴来平衡成本下降带来的收益提高,打破怪圈;
平价上网时代,需要分布式光伏进入电力市场,通过真正的交易价格来实现这一目标。
二、大部分光伏电量实际上已经入市
1光伏发电成本基本具备参与的条件
根据国家电网数据,2022年,山东、山西、甘肃、蒙西的现货交易中,光伏平均结算价格在0.2049~0.243元/度之间。
实际上,在1.2元/W的组件价格下,如果不考虑非技术成本、配储成本,分布式光伏项目的造价可以控制在2.5元/W~3元/W之间。
近期完成的三峡新疆900MW项目中,包含组件、逆变器、升压站,不含送出线路的EPC造价,仅为2.6元/W。
总投资在2.5元/W~3元/W之间,按照30%资本金,5%的资金成本,1100~1300小时的发电量情况下,要获得全投资6%的收益率,反算电价约为0.18~0.24元/度。
因此,如果不考虑非技术成本,在现有的造价下,光伏发电量参与市场化交易具有竞争力。
2地面光伏电站参与交易比例已经很高
根据国家电网数据,2022年,国网经营区内新能源发电量达9991亿千瓦时,37%参与市场化交易。其中,
常规市场化新能源交易电量3465亿千瓦时,占新能源发电量的34.7%;
绿电交易的电量为229.4亿千瓦时,占新能源发电量的2.3%。
参与上述交易的,均为大型风电、光伏项目。可见,地面光伏电站参与市场化交易的比例已经很高。
3工商业分布式光伏事实上已经入市
近两年,国内工商业分布式光伏基本采取“自发自用、余电上网”的模式,80%以上的发电量自用。因此,工商业分布式光伏项目的电价,基本与用电户的用电电价绑定。
2022年以来,我国的大工业、工商业项目全部参与市场化交易,即用户的用电电价就是市场化交易后的价格。因此,与用户电价绑定的工商业项目电价,其实也被动的参与了市场化交易。从这个角度看,工商业分布式光伏事实上已经入市。
4户用光伏市场化参与度最低
目前,我国的户用光伏基本采用全额上网的方式,电网以当地的煤电基准价进行收购,是各类光伏项目中,参与市场化交易程度最低的,也是全面市场化后,受影响最大的一类项目。
三、结语
前文分析的主要结论
1、分布式光伏在许多省份占比已经很高,电力系统需要灵活性资源快速增长与之配合。相对于配置电化学储能,参与市场化交易,是发掘最经济灵活性资源的有效措施。
2、组件价格下降使光伏项目承担越来越高昂的非技术成本,通过市场化手段发现真正的电力价值,是消除越来越高非技术成本的重要方式,有利于市场回归理性。
3、工商业分布式光伏已经收到市场化交易的影响,实际上已经被动参与交易;分布式全面进市场,受影响最大的是户用光伏项目。
2分布式光伏进市场的两个问题
1)存量与增量的问题
对于存量电站,国家发改委之前出的电价文件一致强调:原则上20年电价不变!
而且,光伏的度电成本基本由初始投资决定。如果在项目执行过程中突然改变政策,容易影响政府政策信誉,造成行业信心崩塌,对行业发展非常不利。
因此,建议对存量电站采取托底电价。一旦某省的市场化平均电价低于煤电基准价,对于差值部分,采取场外资金(如绿证收益)补贴,或者在下一个月的大工业、工商业电费中分摊。
按照2030年前新能源全部入市的节奏,利用5~7年的时间,逐渐减少存量电站的托底小时数,保证项目在投资回收期之后入市,尽量减少入市对存量电站的冲击。
2)配套机制的建设
分布式光伏进入电力市场的前提是有与之相适应的配套措施。最重要的一项就是:如何实现绿色价值。
未来,分布式光伏的获得电价=电能量价格(交易电价)+绿电价值-系统成本(辅助服务费等)
然而,从2017年下半年以来,我国一共销售了6135万个,即相当于613亿度电产生的绿证,这与新能源的发电量是数量级的差异,95%以上的绿色无绿证销售收入。如何保障所有参与交易的绿电都实现绿色价值,是分布式光伏进市场的重要保障!
本文内容来源于:智汇光伏 王淑娟 ,责任编辑:胡静,审核人:李峥
版权声明∶转载新能源网站内容,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process@vogel.com.cn,请添加小编微信号(msprocess)详细沟通。
近日,国家电投集团中央研究院牵头申报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际合作项目“甲醇重整氢燃料电池关键技术及系统”顺利通过专家评审和政府间磋商,正式获批,进入立项环节。
2023-08-18 国家电投
本标准规定了液氢贮存和运输过程中液氢贮罐的设置、罐车和罐式集装箱的运输、吹扫与置换、安全与防护、事故处理的要求。
2023-09-19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各地政府部门、公共机构纷纷在大楼屋顶安装起了光伏电站,为光伏行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带头示范作用。
2023-11-01 光伏联播
2024-11-02
2024-11-07
2024-10-24
2024-10-24
2024-11-20
2024-10-26
2024-11-05
西门子作为自动化和数字化领域的创新先驱,对氢能产业的布局和发展始终保持着敏锐的洞察力。在近期对西门子的一次采访中,西门子数字化工业集团化工行业总经理徐一滨、过程工业软件部中国区总经理孟广田博士以及西门子氢能业务拓展经理李想 ,向我们分享了他们对于氢能行业发展看法、化工行业跨界氢能“新赛道”的破局之道以及西门子的创新模式。
作者:吴梦晗 胡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