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布力中国企业家论坛第24届年会”于2024年2月21日-23日召开,主题为:构建新发展格局 推进高质量发展。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技大学校长包信和出席“公共话题论坛”论坛并发言。
包信和表示,现在全球每年差不多有9000万吨左右的氢,中国差不多也有3000万吨左右的氢在用。这些氢基本上95%是从化石能源来的,主要是从煤、天然气来的,国内主要是煤,包括副产氢来的氢,这些氢统称为“灰氢”。
他介绍到,有一个说法,假如在制备过程当中把二氧化碳掩埋掉,就把它叫做蓝氢。中国基本上没有做什么二氧化碳掩埋的CCUS的事,基本上都是属于灰氢的。绿氢就是希望能够从可再生能源制得氢,主要路子现在还是电解水,利用可再生能源的电,电解水制氢。
包信和谈到,中国科大这个学校是做基础研究非常强的学校,在电解水制氢当中,现在主流的还是用碱式的电解槽来制氢,大概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这个当中也有一些改进,但它本身就有一些弱点,它的电流密度比较差,要用碱液。所以现在大家认为,未来可能,第一,燃料电池把它反过来做,燃料电池实际上就是氢跟氧生成水的过程当中发电,反过来把水用电变成氢跟氧这样的东西。第二,用的催化剂基本上少不了贵金属。
“总体来讲中科大在绿氢方面做了这些工作,我们正在建一个比较大的装置,碳中和研究院,跟几家企业合作,准备建一个中试线,把这些比较新的技术在那里展示出来,也希望大家以后有机会去交流讨论”,他说。
包信和院士在谈及未来如何让绿氢规模化地落地,他表示绿氢的前提是有绿电。太阳能发电虽不少,但基本上聚集在西部地区。虽然装机容量大,但因为波动性较大,导致实际发电量少,因此需要一个较大的储能。目前的电解氢基本使用平稳的电来进行,而绿电时有时无,时高时低,制氢效率较低,因此大规模用绿电来电解水制绿氢不多。
包信和还提到氢是解决未来能源问题的关键,到2050、2060年,可能电气化可能70%都达不到,还有30%就得要通过氢来解决。预计到2050年,氢能在整个能源结构中占到15%到18%左右。
包信和表示,要实现绿氢的规模化落地,需要探索更高效、可持续的绿电制备和储存方式,同时加强科技创新和政策支持。
最后包信和坦言,对于下一个十年绿氢的发展,他还是很乐观的。但还是需要科技的进步,要解决关键的问题。
本文内容来源于:氢云链,责任编辑:胡静,审核人:李峥
版权声明∶转载新能源网站内容,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process@vogel.com.cn,请添加小编微信号(msprocess)详细沟通。
近日,由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新源动力股份有限公司、国创氢能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化工大学、中氢新能技术有限公司等五家单位联合共建的燃料电池及氢源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完成共建单位的迭代更新,重新挂牌。
2024-02-20 中国工业报
据《中国电解水制氢项目数据库》统计,截至2024年1月,国内公开在建及规划电解水制氢示范项目制氢装机总规模超过41GW,绿氢项目投建呈爆发式增长态势。不过,由于行业处在发展初期,大规模可再生能源制氢普遍面临“是否经济高效、是否安全可靠”等难题,成为行业高质量加速发展的一大掣肘。
2024-02-20 高工氢电
2024-11-02
2024-11-07
2024-10-24
2024-10-24
2024-11-20
2024-10-26
2024-11-05
西门子作为自动化和数字化领域的创新先驱,对氢能产业的布局和发展始终保持着敏锐的洞察力。在近期对西门子的一次采访中,西门子数字化工业集团化工行业总经理徐一滨、过程工业软件部中国区总经理孟广田博士以及西门子氢能业务拓展经理李想 ,向我们分享了他们对于氢能行业发展看法、化工行业跨界氢能“新赛道”的破局之道以及西门子的创新模式。
作者:吴梦晗 胡静
评论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