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东富油国家阿曼已与荷兰和德国的合作伙伴携手,签订联合开发协议(JDA),共同开发全球首个液化氢走廊项目,打通首个面向商业运用的跨大陆液氢供应链。
这条走廊连接中东与欧洲,全长6000公里。走廊将阿曼杜克姆港与荷兰阿姆斯特丹港连接起来,并进一步与德国杜伊斯堡港连接,以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和推动进口来源多样化,增强欧洲的能源安全。该走廊还将支持欧盟为钢铁制造和重型运输等难以减排的行业制定的脱碳目标。
阿曼苏丹近日访问荷兰时的项目签约仪式
图源:阿曼外交部
项目详情:
该项合作简单来讲,就是将阿曼生产的液氢,从阿曼的杜库姆港起运,通过RFNBO(可再生燃料非生物来源)合规的方式出口液氢至荷兰的阿姆斯特丹港,以及再转运至德国的杜伊斯堡港,打造全球第一条液化氢的商业出口路线。
该协议涉及 11 个主要利益相关方,包括阿曼国家氢协调机构 Hydrom、能源集团 OQ、杜克姆港、阿姆斯特丹港和杜伊斯堡港,以及 ECOLOG、EnBW、塔塔钢铁、Advanced Methanol Amsterdam 和 Hynetwork Services 等公司。该联盟旨在利用阿曼的战略位置和可再生能源资源,建立一个全面的绿色氢供应链。
该项目的核心部分是在杜克姆港开发一个最先进的液化、储存和出口设施。该设施将有助于把氢气冷却成液态,以便高效运输。ECOLOG 先进的船舶设计可确保运输过程中的零沸腾,最大限度地减少货物损失,并为效率和可持续性设定了新标准。
该协议有三个主要部分,重点是建立氢经济。
首先,阿曼将在杜库姆港建立一个集中的液化和出口终端。该设施将处理阿曼生产的绿色氢气,并将其运往欧洲。这一基础设施对于使阿曼成为全球氢市场的重要参与者至关重要。
其次,阿曼将为阿姆斯特丹地区以及荷兰和德国的买家谈判合同。EnBW将有助于将氢供应与钢铁和运输等行业的工业需求相匹配。
最后,物流走廊将改善杜库姆、阿姆斯特丹和杜伊斯堡的进出口业务。这条走廊将使氢气能够通过管道、铁路和驳船运输。
这条走廊不仅标志着阿曼向成为全球绿色氢气生产和出口中心的目标迈出了关键一步,而且也与欧洲实现能源多样化和气候中和的目标相一致。该项目以之前的合作和研究为基础,包括在 COP27 期间达成的协议,为未来氢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关于液氢走廊 你需要知道
液氢走廊是指以液态氢(液氢)为核心能源载体,通过整合生产、储运、加注和应用场景形成的区域性产业链网络。其目标是推动氢能的高效利用和规模化发展,尤其在交通、工业等领域替代传统化石能源。以下从定义、意义及中国实践三个维度展开分析:
一、液氢走廊的定义与技术特点
液氢是氢气经超低温(-253℃)液化后的形态,体积能量密度较气态氢提升约800倍,适合长距离运输和大规模储存。液氢走廊的核心构成包括:
生产端:依托可再生能源(风电、光伏)或工业副产氢进行规模化制氢;
储运链:液氢槽车、液氢管道及配套低温储罐设施;
应用场景:覆盖重卡、船舶、航空航天、冶金化工等高耗能领域。
相较于气态氢走廊,液氢走廊技术门槛更高,需突破高效液化装备、绝热材料等“卡脖子”环节,但可大幅降低运输成本(液氢运输成本仅为气氢的1/8)。
二、液氢走廊的战略意义
能源结构转型
液氢可有效消纳风光绿电,解决可再生能源波动性问题,助力实现“双碳”目标。例如,1吨液氢可替代4吨柴油,减排CO₂约12吨。
产业链升级
推动液氢液化设备(如膨胀机)、储运装备(真空绝热罐体)、加氢站等高端制造领域发展,培育千亿级产业集群。
区域经济协同
以走廊为纽带,联动西部绿氢产区与东部消费市场,例如内蒙古风光制氢直供京津冀重卡运输网络。
三、中国液氢走廊的实践与布局
1、粤港澳大湾区液氢走廊核心节点:佛山、广州、深圳、云浮
进展:国电投在佛山建成国内首座商用液氢工厂(产能5吨/日),广汽等车企试点液氢重卡;中科富海研发的1.5吨/天液化装置已投产。
目标:2025年形成液氢重卡跨城运输网络,支撑大湾区氢能船舶示范。
2、 长三角液氢创新带
重点项目:上海临港液氢综合示范区、江苏如皋液氢储运基地
技术突破:上海航天801所实现液氢火箭发动机技术民用转化;浙江嘉化能源建成工业副产氢液化项目。
应用场景:洋山港液氢动力集卡、沪杭甬高速液氢加注站布局。
3、西部绿氢外送走廊
内蒙古示范:乌兰察布“风光制氢—液化—进京”项目,规划年产液氢50万吨,通过液氢槽车直供京津冀钢铁企业。
成渝节点:四川攀枝花布局液氢制备基地,通过成渝氢走廊对接重庆氢能汽车产业。
4、 航天-民用联动走廊
海南文昌:依托航天发射场液氢基础设施(火箭燃料),建设民用液氢储运枢纽,服务南海船舶氢能替代。
本文内容来源于氢云链、全球氢能等公开信息,“新能源技术与装备”整理,责任编辑:胡静,审核人:李峥
版权声明∶转载新能源网站内容,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process@vogel.com.cn,请添加小编微信号(msprocess)详细沟通。
20000Nm³/h,新疆煤制烯烃碱水电解系统招标;总投资72亿,呼伦贝尔3万吨/年风电制氢项目签约
2025-04-18 公开信息
2025-03-25
2025-03-27
2025-04-02
2025-04-01
2025-04-07
2025-03-25
2025-04-02
氢能作为一种备受追捧的零污染高效能源,其稀缺性使得人们对其渴求不已。然而,能耗巨大的压缩过程以及极低温度下的液化环节,被视为通往氢能转型之路上的重大障碍。在此背景下,氨成为热门的替代选项,尽管这种物质带有些许气味,但它有望成为能源转型中的奇迹材料。
作者:Dominik Stephan
评论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