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能源基础设施开发商Höegh Evi和技术集团Wärtsilä旗下的Wärtsilä Gas Solutions开发了据称是世界上第一个浮式氨制氢裂解装置。
作为挪威绿色平台计划的一部分,该项目于2023年4月启动,多年后于2025年4月24日完成,标志着能源转型的“重要一步”。
如前所述,该技术旨在使浮式进口终端能够从运输的氨中生产工业规模的氢气。
工业规模的氨裂解装置采用模块化设计,可以集成到混合浮式存储和再气化装置(FSRUs)和专用浮式氢气终端中。
根据Höegh Evi的说法,它具有高度可扩展性,每年发送的氢气能力高达21万吨。
氨的储存量从1万立方米到12万立方米不等。
氨裂解装置是在挪威斯托德的可持续能源挪威Catapult中心建造的。
该项目的其他合作伙伴包括能源技术研究所(IFE)、挪威东南大学、可持续能源公司和巴斯夫公司。
挪威政府为该项目提供了近50%的资金,约为590万欧元。
Wärtsilä和Höegh LNG和合作伙伴在挪威的支持下开发氨作为氢载体。
由Höegh Evi、Wärtsilä和合作伙伴开发的浮式氨制氢裂解装置是氢经济和欧洲能源转型的游戏规则改变者。
我们的浮式终端和裂解技术可以释放绿色氢全球价值链的全部潜力,在这十年内为欧洲工业提供可靠的清洁能源供应,Höegh Evi首席执行官Erik Nyheim表示。
Wärtsilä Gas Solutions副总裁Walter Reggente表示:“浮式氨制氢裂解装置的开创性开发代表了我们在寻求可持续能源解决方案方面的重大飞跃。
与Höegh Evi和我们的合作伙伴一起,我们不仅解决了氢气储存和运输的挑战,而且为更具弹性和灵活性的能源基础设施铺平了道路。
采用氨裂解技术的浮式基础设施的发展预计将为氢电网解锁大规模进口,并帮助欧洲实现欧盟的REPower战略目标,该目标旨在到2030年每年进口1000万吨可再生氢。
为了满足这一需求,Höegh Evi正在欧洲开发几个氢终端项目,目标是在2030年之前开始运营。
本文内容来源于新能源技术与装备,责任编辑:胡静,审核人:李峥
版权声明∶转载新能源网站内容,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process@vogel.com.cn,请添加小编微信号(msprocess)详细沟通。
阿布扎比未来能源公司(Masdar)和法国可再生氢生产商Lhyfe签署了一份谅解备忘录(MoU),以探索欧洲大型绿色氢生产项目的潜在共同开发机会。
2025-04-29 本网编辑
2025-04-02
2025-04-07
2025-04-01
2025-03-31
2025-04-08
2025-04-02
2025-04-23
氢能作为一种备受追捧的零污染高效能源,其稀缺性使得人们对其渴求不已。然而,能耗巨大的压缩过程以及极低温度下的液化环节,被视为通往氢能转型之路上的重大障碍。在此背景下,氨成为热门的替代选项,尽管这种物质带有些许气味,但它有望成为能源转型中的奇迹材料。
作者:Dominik Stephan
评论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