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法典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生态环境法典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二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也是我国首部以“生态环境”命名的法典,在世界环境立法法典化历史上也是首次。
从中国乃至世界环境法典编纂的历史看,草案具有非常重要的创新意义。
法典草案共5编(总则编、污染防治编、生态保护编、绿色低碳发展编、法律责任和附则编)、1188条。绿色低碳发展首次单独成编,这是回应中国‘双碳’目标、高质量发展等重大战略决策提出的法治需求。
法典草案指出,绿色低碳发展是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治本之策。绿色低碳发展编在现行清洁生产促进法、循环经济促进法、能源法、节约能源法、可再生能源法和全国人大常委会有关决议等基础上,结合现实需要,聚焦与生态环境保护密切相关的绿色低碳发展重要环节、重要领域,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发展相关法律制度。
将绿色低碳发展在生态环境法典中独立成编,是将视野从过去的污染防治和生态系统保护扩展到整个人类生产和消费体系来思考生态环境治理策略和路径,以变革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从根本上确立解决环境问题的新模式。一方面,体现了绿色发展转型和实现“双碳”目标是中国实现强国复兴伟业的刚需;另一方面,充分体现了中国的“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哲学理念。
主要内容如下:一是明确了绿色低碳发展编的适用范围。二是规定了绿色低碳发展的总体要求和发展循环经济、能源节约与绿色低碳转型、应对气候变化的具体目标。三是明确了构建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空间格局,强化区域重大战略实施中的绿色低碳发展导向和任务要求。四是规定了产业结构和交通运输、城乡建设、农业农村等重点领域的绿色低碳转型要求。五是规定了绿色低碳产品标准、认证、标识体系。六是明确了国家机关和其他使用财政性资金的公共机构,以及企业、公民践行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的义务。七是规定了绿色低碳财政、金融和科技创新等政策措施 。八是规定了绿色低碳国际合作,积极参与引领全球绿色转型。
本文内容来源于新能源技术与装备,责任编辑:胡静,审核人:李峥
版权声明∶转载新能源网站内容,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process@vogel.com.cn,请添加小编微信号(msprocess)详细沟通。
2025年7月3日,由宁德时代子公司普勤时代(CBL)、印尼国有矿业公司ANTAM与印尼电池公司IBC组成联合体共同投资建设的印尼镍资源和电池产业链项目奠基。
2025-07-04 本网编辑
2025-06-30
2025-06-23
2025-06-30
2025-06-23
2025-06-18
2025-06-23
2025-06-18
氢能作为一种备受追捧的零污染高效能源,其稀缺性使得人们对其渴求不已。然而,能耗巨大的压缩过程以及极低温度下的液化环节,被视为通往氢能转型之路上的重大障碍。在此背景下,氨成为热门的替代选项,尽管这种物质带有些许气味,但它有望成为能源转型中的奇迹材料。
作者:Dominik Stephan
评论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