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11日,江苏久吾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推出了锂镧锆氧(LLZO)与磷酸铝钛锂(LATP)氧化物固态电解质系列产品。
据介绍,该公司LLZO、LATP氧化物固态电解质产品凭借良好的综合性能已获得多家下游应用企业认可,粉体性能达到行业主流水平,已成功向国内头部电芯企业小批量供应。
传统液态锂电池的发展已接近其理论极限,且存在显著的安全隐患,其主要弊端集中于易燃的液态电解液。固态电池因其高安全性和理论能量密度优势,成为产业竞争焦点和全球公认的下一代电池技术方向。
固态电解质是构筑固态电池的关键核心材料,而氧化物固态电解质作为十分有应用前景的固态电解质材料,长期以来面临制备工艺复杂、离子电导率提升难、批量化生产稳定性差等行业难题。
据了解,久吾高科历经将近三年的技术攻关,研发团队成功开发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氧化物固态电解质(LLZO和LATP系列粉体)新型制备工艺;对离子电导率和水稳定性等性质进行了优化,使材料的相关性能得到改善。目前,该公司已初步建立起粉体、浆料及致密陶瓷片等多种形态产品的供应体系,可满足不同客户的应用需求,并已实现连续稳定小批量交付。
久吾高科通过自主优化的“低温固相-气氛烧结”协同工艺,结合烧结动力学调控与多元素掺杂改性技术,改善了粉体在传统高温合成过程中的锂挥发难题,降低了生产能耗,实现了产品批次一致性超过95%,为规模产业化应用提供了关键技术保障。所制备的LLZO系列材料的室温离子电导率达到了1.0mS/cm,LATP亦达到0.5mS/cm,表明其关键性能指标良好,处于行业主流水平。
在电池制造中,氧化物固态电解质粉体需要小粒径以构建高连通度的离子传导网络,确保浆料均匀性并优化与电极的界面接触。同时,严格的窄粒径分布能有效防止浆料在涂布干燥过程中发生组分分离,避免隔膜厚度不均和表面瑕疵,保障电池性能的一致性和安全性。久吾高科采用独家研磨技术,搭配自研复合分散剂,调控细化工艺,将粉体粒径控制在D50<500nm,D90<900nm,保证粉体细化到纳米级别的同时实现了优良的窄粒径分布。
据介绍,久吾高科依托近三十年在无机陶瓷材料烧结与化学合成领域的深厚技术积累,形成了业内领先的工艺沉淀与研发优势。公司建有国家级绿色智能工厂,配备先进的生产与检测装备,确保氧化物固态电解质材料在规模化生产中依然能够保持高纯物相与优良结晶度。在长期技术攻关和工艺优化下,研发团队成功实现了LLZO、LATP的高纯度与优异物相控制,同时在百公斤级条件下仍具备出色的批次稳定性,为固态电池技术发展提供了可靠的材料保障。
LLZO、LATP因其优异的化学稳定性、高室温离子电导率、良好的机械性能和低内阻等特点,具有本征安全性和良好应用潜力。该类材料可用于半固态与全固态电池的制备,能够作为正极添加剂提升电极性能,或应用于隔膜涂覆等,从而显著增强电池的综合电化学性能与安全表现。
其主要用途,一是隔膜涂覆:降低电解液用量,抑制锂枝晶生长,增强电池安全性。二是正/负极材料包覆:增强材料结构稳定性,改善电池循环寿命。三是极片掺混:提升离子导,降低界面阻抗,优化电池倍率性能。四是电解质膜:匹配高能极片材料,提升电池能量密度。
面向未来,久吾高科将继续加大在固态电解质材料领域的研发与产业化投入,依托绿色智能工厂和自主创新工艺,全面提升LLZ0、LATP在规模化生产、性能优化和应用拓展上的竞争力。同时,公司将以开放共赢的姿态,积极与隔膜厂、电池厂等下游企业建立合作关系。
本文内容来源于新能源技术与装备,责任编辑:胡静,审核人:李峥
版权声明∶转载新能源网站内容,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process@vogel.com.cn,请添加小编微信号(msprocess)详细沟通。
壳牌润滑油公司成功研制并展示了一种高性能电动汽车热管理液,该液能够在不影响电池安全性、热稳定性或使用寿命的情况下显著缩短充电时间,有助于电动汽车的广泛采用。
2025-09-11 本网编辑
2025-09-04
2025-09-02
2025-09-02
2025-09-05
2025-09-10
2025-09-05
2025-09-03
氢能作为一种备受追捧的零污染高效能源,其稀缺性使得人们对其渴求不已。然而,能耗巨大的压缩过程以及极低温度下的液化环节,被视为通往氢能转型之路上的重大障碍。在此背景下,氨成为热门的替代选项,尽管这种物质带有些许气味,但它有望成为能源转型中的奇迹材料。
作者:Dominik Stephan
评论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