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以更好的精神面貌迎接园区开发建设三十周年,高贸区于近日召开高贸区优化营商环境暨作风效能建设大会,高贸区党工委书记唐皓等领导出席了本次会议,并对2023年涌现的一批勇于担当、敢于创新的优秀协作单位进行了集中表彰。阿诗特能源荣获了“经济贡献卓越单位”称号。 MORE
2024-03-19 阿诗特能源
3月13日,继1月初2024年首批520个省重点建设项目名单公布实施后,河南省重点项目建设领导小组近日发布《关于印发2024年河南省第二批重点建设项目名单的通知》,共遴选第二批省重点项目764个,总投资约1.8万亿元、年度计划投资约5566亿元。 MORE
2024-03-16 储能头条
由华电(墨竹工卡)新能源有限公司承建的西藏华电拉萨墨竹工卡扎雪100MW牧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配备20MW/100MWh的储能系统,位于平均海拔4200米的拉萨市墨竹工卡县扎雪乡境内。项目设备全部采用阳光电源SG320HX组串式逆变器和PowerTitan液冷储能系统,并网后,预计年平均发电量约1.71亿kWh,年可节约标煤约5.16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14万吨,将绿色电能送入千家万户。 MORE
2024-03-16 储能头条
西门子作为自动化和数字化领域的创新先驱,对氢能产业的布局和发展始终保持着敏锐的洞察力。在近期对西门子的一次采访中,西门子数字化工业集团化工行业总经理徐一滨、过程工业软件部中国区总经理孟广田博士以及西门子氢能业务拓展经理李想 ,向我们分享了他们对于氢能行业发展看法、化工行业跨界氢能“新赛道”的破局之道以及西门子的创新模式。 MORE
2024-03-16 吴梦晗 胡静
“2024年水电解制氢创新发展论坛”在无锡举行,施耐德电气受邀参会,向行业专家、企业伙伴等一众与会嘉宾展示了覆盖绿氢耦合化工全流程的数字化解决方案,并从五大维度分享了如何以“工艺+电力”的数字孪生赋能绿氢生产,为业内绿电氢氨醇项目建设提供了先进范本。 MORE
2024-03-16 施耐德电气
近期,多家能源央国企领导层进行了调整,本文统计了15家能源央企的最新的领导层情况,包括“两网”、“五大六小”电力以及两大电力设计院等。 MORE
2024-03-15 《储能100人》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氢能作为前沿新兴产业也首次被提及,报告指出:“要加快前沿新兴氢能新材料、创新药等产业发展。”其实氢燃料电池汽车已经不再是概念,已经有厂家推出了量产车。 MORE
2024-03-15 中国石化
本文梳理了阳光氢能、大陆制氢、派瑞氢能、考克利尔竞立、中能建、奥扬绿能、龙蟠科技、隆基氢能、重塑能源、中国石油、中电绿波、爱德曼、氢盛能源、亿纬氢能、等27家企业的32个事件,一窥当下电解槽领域发展情况。 MORE
2024-03-15 高工氢能
在今年2月12日的世界政府峰会(wgs)上,人工智能芯片龙头英伟达的创始人兼CEO黄仁勋表示,人工智能(AI)的未来发展与状态和储能紧密相连。他强调,不应仅仅关注计算力,而是需要更全面地考虑能源消耗问题。AI的尽头是光伏和储能。我们不能只想着算力,如果只考虑计算机,我们需要烧掉14个地球的能源。 MORE
2024-03-14 新能源技术与装备编辑部
近日,江苏省发改委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快电网侧新型储能项目并网顶峰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该通知主要为满足2024年迎峰度夏期间电力保供需要,需要加快建设一批电网侧新型储能项目应急顶峰。 MORE
2024-03-14 星球储能所
据《中国电解水制氢项目数据库》统计,截至2024年1月,国内公开在建及规划电解水制氢示范项目制氢装机总规模超过41GW,绿氢项目投建呈爆发式增长态势,带动电解水制氢装备需求持续高涨。在此形势下,上述头部燃料电池也加快了电解水制氢装备研发及产品应用落地步伐。 MORE
2024-03-14 高工氢电
2024年3月5日,在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李强发布政府工作报告,氢能一词被重点提及,这也是中央在全国年度经济发展规划方面,首次提及要加快氢能产业的发展。 MORE
2024-03-14 游保平
师建华预计,今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到1300万辆,渗透率超过40%。出口将达到180万辆,占整车出口的30%。徐长明判断,未来3-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将迅速发展,渗透率继续提高。从经济性与便利性两方面考虑,燃油车、PHEV和增程、纯电动汽车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里仍会并存,两者各有自己的客户群,均有较大市场空间。 MORE
2024-03-14 中国商用汽车网
2024年开年至今,燃料电池汽车应用势头强劲。飞驰科技、东风汽车、海马汽车、丰田汽车、本田汽车、现代汽车、通用汽车、宝马汽车、雅马哈汽车等国内外车企在燃料电池汽车领域持续发力,业务不断取得新进展。 MORE
2024-03-13 高工氢电
近年来我国基本上都是以每年1亿吨左右的标煤能量消耗总量在增加。按照这样一个预测,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时候,能源消费总量将达到80亿—90亿吨。能量消耗约等于带来排放,因此控制二氧化碳排放成为我国经济发展必须考虑的因素之一。 MORE
2024-03-13 《中国石油企业》
在最近发表在《太阳能杂志》上的一项研究中,工程师们提出了一个系统的概念设计,该系统可以有效地产生“太阳能热化学氢”(STCH)。该系统利用太阳的热量直接分解水并产生氢——一种清洁的燃料,可以为长途卡车、轮船和飞机提供动力,同时在这个过程中不会排放温室气体。 MORE
2024-03-13 飙叔科技洞察
罗尔斯·罗伊斯及其合作伙伴易捷航空都致力于站在氢内燃机技术开发的前沿,该技术能够从 2030 年代中期开始为一系列飞机(包括窄体飞机细分市场的飞机)提供动力。 MORE
2024-03-13 劳斯莱斯
在全球能源转型和对抗气候变化的关键时刻,氢能作为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解决方案,正逐渐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万和电气推出氢能燃气具,并成功获得欧洲市场准入——不仅是技术创新的胜利,也是家庭能源使用方式向着更加绿色、可持续的方向迈出了一步。 MORE
2024-03-12 氢眼探索
光伏组件是指具有封装及内部连接的、能单独提供直流电、不可分割的最小太阳能电池组合装置,又称为太阳能电池组件。 MORE
2024-03-12 成峰新能源
2025-03-21
2025-03-25
2025-04-02
2025-04-07
2025-03-27
2025-04-01
2025-03-25
氢能作为一种备受追捧的零污染高效能源,其稀缺性使得人们对其渴求不已。然而,能耗巨大的压缩过程以及极低温度下的液化环节,被视为通往氢能转型之路上的重大障碍。在此背景下,氨成为热门的替代选项,尽管这种物质带有些许气味,但它有望成为能源转型中的奇迹材料。
作者:Dominik Steph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