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2日,中国首艘国产甲醇双燃料集装箱船“中远海运杨浦”号在海南杨浦港完成首航。由中远航运公司提供。这艘16136 TEU的新船还在杨浦国际集装箱码头完成了首个国内绿色甲醇加注。绿色甲醇燃料由中石化中远燃料供应公司提供。
集装箱运输公司中远海运表示:“此举不仅进一步加强了杨浦航线网络,加快了‘双向双枢纽港’的建设,而且为中远海运开辟了国内双燃料船舶和绿色燃料协调发展的新篇章,为中国航运业的低碳转型注入了强劲动力。”
2025年6月20日,“中远海运杨浦”号由中远海运重工扬州公司在上海长兴岛正式交付。该船全长366米,宽51米。
配备11000立方米的超大型甲醇储罐,可以完成从远东到美国东海岸的单程航行,无需加注。
该船还配备了第一台国产甲醇双燃料发动机,一台甲醇双燃料船用锅炉和第一台甲醇发电机组,所有这些都是由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CSSC)开发的。双燃料系统允许根据航线需求灵活切换燃料模式。
该船的能效设计指数(EEDI)达到了第三阶段标准,比国际海事组织(IMO)设定的基准低54.4%。
据运输公司称,在改用绿色甲醇后,预计该船每年将减少约12万吨二氧化碳排放,相当于种植670万棵树的碳封存效果。
本文内容来源于新能源技术与装备,责任编辑:胡静,审核人:李峥
版权声明∶转载新能源网站内容,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process@vogel.com.cn,请添加小编微信号(msprocess)详细沟通。
2025-06-30
2025-06-23
2025-06-18
2025-06-23
2025-06-18
2025-06-23
2025-06-18
氢能作为一种备受追捧的零污染高效能源,其稀缺性使得人们对其渴求不已。然而,能耗巨大的压缩过程以及极低温度下的液化环节,被视为通往氢能转型之路上的重大障碍。在此背景下,氨成为热门的替代选项,尽管这种物质带有些许气味,但它有望成为能源转型中的奇迹材料。
作者:Dominik Stephan
评论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