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行业协会氢能委员会(hydrogen Council)2025年9月9日的数据,已达成最终投资决策(FID)的全球低碳氢项目产能已超过每年600万吨,承诺在500多个项目中投入1100亿美元。
该公司在与麦肯锡(McKinsey)共同撰写的《全球氢指南针》(Global Hydrogen Compass)报告中表示,其中100万吨/年的产能已经投入运营。
该委员会表示,这一发展突显了该行业从早期项目向商业部署的过渡,并标志着从2024年起承诺资本增加350亿美元。
该委员会表示:考虑到延迟和预期损耗,到2030年,目前的项目管道可以支持高达900万吨/年至1400万吨/年的清洁氢产能,但需要需求实现,解锁它是下一个重大挑战。迄今为止,供需之间存在不匹配。
报告称,融资激增既反映了行业的快速扩张,也反映了市场的自然成熟,因为具有更强商业案例的项目在推进,而不太可行的项目被撤回。
氢能委员会表示:每年约有360万吨的约束性承购已得到保障。
到2030年,随着欧盟、美国、日本和韩国等主要市场政策的明朗,这一数字可能会上升到800万吨/年。
投资增长表明,尽管存在不利因素,包括持续高利率和政策实施推迟,但市场仍保持势头,这些因素正在给项目的可行性带来压力。
报告称,自2020年以来,该行业的年均承诺投资增长率保持在50%,而全球宣布的氢项目增加了7倍多,超过1700个。
氢能委员会表示,伴随着行业快速扩张的项目标志着行业的成熟。
在过去的18个月里,大约有50个项目被公开取消,约占总计划的3%。大多数取消影响的是早期的可再生氢项目。
该协会表示,这反映了当前充满挑战的环境,即只有具有最强大商业案例的项目才能获得融资并推进建设。
中国以330亿美元的承诺投资引领全球,并主导可再生氢生产,占全球已通过FID的产能的55%,总计19吉瓦。
北美以230亿美元的投资紧随其后,每年有220万吨的天然气碳捕集制氢,占全球总量的85%,突出了不同地区的技术重点。
氢能委员会指出,美国和加拿大的需求侧政策有限。欧洲在投资方面排名第三,投资额为190亿美元,但到2030年,其需求将接近500万吨/年,占全球总需求的近三分之二,造成潜在的供需失衡,可能推动国际贸易流动。
2025年9月8日,普氏能源公司评估了德国通过碱性电解生产绿色氢气的成本,在可再生能源购买协议的支持下,每公斤成本为9.01欧元。该评估反映了生产符合欧盟可再生能源指令的绿色氢的一种可能途径。
与此同时,氢理事会将印度确定为可再生氨生产的成本领导者,具有新兴的出口潜力。
中东的项目主要集中在出口上,每年有50万吨的产能通过FID,其中55%的可再生氢和45%的低碳项目。
报告发现,到2030年,日本和韩国的氨共烧需求可能会达到100万吨/年至150万吨/年。
该委员会表示,南美和大洋洲的项目不太先进,但具有大规模出口潜力。
林德氢能委员会表示:为了保持这一势头并充分释放氢的潜力,持续的政策支持和有效的执行对于加速清洁,有弹性和安全的能源未来至关重要。
本文内容来源于新能源技术与装备,责任编辑:胡静,审核人:李峥
版权声明∶转载新能源网站内容,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process@vogel.com.cn,请添加小编微信号(msprocess)详细沟通。
宝马集团的第三代氢驱动系统将从2028年开始在宝马集团斯太尔工厂生产,该公司在慕尼黑和斯太尔的技术中心已经开始制造首批原型车。
2025-09-09 本网编辑
2025-08-23
2025-08-13
2025-08-13
2025-08-23
2025-08-23
2025-08-23
2025-08-23
氢能作为一种备受追捧的零污染高效能源,其稀缺性使得人们对其渴求不已。然而,能耗巨大的压缩过程以及极低温度下的液化环节,被视为通往氢能转型之路上的重大障碍。在此背景下,氨成为热门的替代选项,尽管这种物质带有些许气味,但它有望成为能源转型中的奇迹材料。
作者:Dominik Stephan
评论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