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共资金不足以履行气候承诺的情况下,碳市场对企业和国家减少排放和调动私人资本越来越重要,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
通过ICVCM的核心碳原则等倡议,碳市场正朝着全球标准化和更高的完整性迈进,尽管监管改革仍存在碎片化和缓慢实施。
对碳信用额度的需求仍然具有弹性,人们对基于技术的减排越来越感兴趣,而市场的成功取决于实现气候目标的改革能否提供透明度和持久性。
在全球难以实现气候目标的背景下,碳市场作为企业和国家减排的成本效益途径,已变得越来越重要。
它们可以调动私人资本,特别是在清洁技术融资仍然稀缺的发展中国家,并为难以减少的部门提供获得解决方案的途径,否则这些解决方案将无法实现。
气候融资承诺正在兑现——1000亿美元的目标终于实现了,损失与损害基金(Loss and Damage Fund)也在2022年启动——但仅靠公共资金仍然过于有限和缓慢。
此外,全球约1400家最大的公司已经制定了气候承诺,包括中期和长期目标。
近期的里程碑即将到来,直接减排可能不够或代价高昂,因此越来越多的组织转向碳信用额度,以帮助实现目标并保持在净零排放的轨道上。
如今,大多数交易都是在分散的倡议中进行的:有些是在地区、国家或行业合规计划下进行的,有些是在全球范围内通过自愿行动进行的——其中大多数以不同的标准和资格运作。
2024年的COP29会议在实施气候变化《巴黎协定》第六条方面取得的进展标志着朝着全球标准化市场迈出了一步。
然而,实施将是缓慢的:必须开发方法,建立基础设施,并解决政治妥协。
与此同时,诚信风险依然存在,市场的信誉取决于制定更严格标准的非政府倡议。
自愿碳市场诚信委员会(ICVCM)的核心碳原则——已经被几个司法管辖区引用——标志着这一转变。
开发商正在根据这些新规定发放信用额度,但买家适应的速度仍较慢,大多数退休项目仍与较旧、较弱的方法挂钩。
与此同时,需求仍保持弹性。
2025年到目前为止,退休信贷已经达到1.1亿,比2024年同期的水平高出5%,涉及能源、公用事业、航空和物流等行业。
尽管供应受到高成本、有限的项目管道和较长的交付时间的限制,但基于技术的清除正在迅速扩大,2025年到目前为止已售出约2400万个信用额度,比2024年增长了166%。
因此,基于自然的清除和高质量的减排仍将至关重要,即使并非所有的碳信用额度都能达到与排放量完美的一对一对等。
关键的问题是整个体系能否提供持久的气候价值,而不是每个信用额度是否完美无缺。
轨迹是明确的:碳市场正从信用危机走向更高的诚信,尽管进展仍然不平衡。
成功与否将取决于改革——无论是监管改革还是自愿改革——能否提供满足气候目标和合规需求所需的透明度和持久性。
在许多其他途径都陷入停滞的脱碳形势下,碳交易仍然是动员资金和加速气候行动的重要杠杆,尽管它并不完美。
本文内容来源于新能源技术与装备,责任编辑:胡静,审核人:李峥
版权声明∶转载新能源网站内容,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process@vogel.com.cn,请添加小编微信号(msprocess)详细沟通。
随着燃料电池汽车商业化的应用与大规模的推广,大规模低碳、低成本的氢气是燃料电池汽车发展的关键因素。从可再生能源电力建设及运营现 状、发 展可再生能源制氢的制约因素、驱动 因素等方面,对风电、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制氢发展潜力进行了全面描述和分析。未来风电、光伏等可再生能源电力电解水制氢是“绿氢”的主要供给渠道,在“3060”碳 中和 背景下,“十四五”期 间我国风电、光伏等可再生能源产业将快速发展,尤其是碳交易市场的启动以及“绿氢"支持政策的出台与完善,都将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可再生能源电力制氢成本,促进可再生能源制氢规模的扩大。
2024-02-09 氢电邦
2023年6月,首个万吨级可再生能源制氢示范项目在内蒙古鄂尔多斯成功制取第1方氢气;8月30日,新疆库车绿氢示范项目全面建成投产,标志着我国绿氢规模化工业应用实现零的突破。目前全国多地政策纷纷加码,绿氢重点项目接连落地,绿氢今年迎来了大爆发。然而,在产业繁荣的背后,我们还要看到绿氢最终能否全面商业化,还取决于成本能否降下来。
2023-12-15 嘉兴市长三角氢能产业促进会
光伏行业是国家大力支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受到国家产业政策的重点支持。近年来,在碳达峰、碳中和的顶层设计指引下,各项光伏行业支持性政策频出,通过指导装机规模、制定行业标准、提供财政补贴、政策优惠等途径扶持光伏行业的成长与发展。 为了实现能源转型和碳中和目标,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提高能源自主性,同时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自然灾害频发的问题。我国中央政府出台了多项新能源光伏政策,这些政策对于推动国家经济发展和能源转型具有重要意义。
2023-11-07 中商情报
2025-08-23
2025-08-13
2025-08-13
2025-08-23
2025-08-23
2025-08-23
2025-08-23
氢能作为一种备受追捧的零污染高效能源,其稀缺性使得人们对其渴求不已。然而,能耗巨大的压缩过程以及极低温度下的液化环节,被视为通往氢能转型之路上的重大障碍。在此背景下,氨成为热门的替代选项,尽管这种物质带有些许气味,但它有望成为能源转型中的奇迹材料。
作者:Dominik Stephan
评论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