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面,借助CCUS技术,可以减少大气中CO2的排放量,降低温室气体的浓度,从而有效削减全球变暖的影响。另一方面,CCUS技术能够帮助高排放行业实现低碳化发展,促进经济转型。 MORE
2023-11-28 氢能碳中和
本文简要介绍了氢气的基本性质与应用、能源转型中的氢能、氢的主要来源、天然氢形成机理与赋存状态、全球天然氢的发现情况、天然氢资源量估计、全球天然氢能勘探开发研究现状、天然氢能的勘探开发方法、中国天然氢能勘探前景等内容 MORE
2023-11-28 地学新视野 赵改善
文章设计了一款电动车智能充电系统,以智能充电桩为数据采集终端,将采集到的电压电流等信息上传给服务器,数据库接受到信息后进行分析并同时传输到客服端。该系统实现了安全高效充电、数据分析、公平计费、节能环保等功能,很大地提高了用户体验,能够有效管理和控制电动车的充电,对提升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MORE
2023-11-25 安科瑞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技术是一门涉及多个学科和领域的综合性科学,它不仅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推动力,也是人类生活品质提升的重要保障。从伏特电池到锂离子电池,从干电池到核电池,电池技术的发展历程是一部人类智慧和创新的历史。 MORE
2023-11-23 BIT精工书院
梳理了新型电力系统的氢能发展优势,系统阐述了新型电力系统条件下电制氢技术;紧接着介绍了氢能在新型电力系统“源-网-荷”侧不同应用的优势,并对比分析了新型电力系统下不同储氢技术。最后总结了氢能在新型电力系统下应用技术难题与挑战,并对未来新型电力系统下氢能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MORE
2023-11-22 智能配电网态势感知技术
风电制氢技术是将风能通过风力发电机转化成电能,电能通过电解水制氢设备转化成氢气,通过将氢气输送至氢气应用终端,完成从风能到氢能的转化。 MORE
2023-11-21 能源情报
核能制氢就是利用核反应堆产生的热作为制氢的能源,通过选择合适的工艺,实现高效、大规模的制氢;同时减少甚至消除温室气体的排放。 MORE
2023-11-18 化说氢能
绍了传统制氢技术的体系概况,着重综述了当前主流的绿色制氢关键技术,并在此基础上,对比不同先进制氢技术的优势和不足,深入分析了其在制氢装备、技术、经济及标准体系等方面存在的瓶颈和壁垒,同时指出推动制氢产业有序发展的相应对策,最后指明了我国绿色制氢技术的发展前景。 MORE
2023-11-18 现代化工
为保持在可持续技术领域的竞争力,研发和商业化下一代航空先进燃料电池系统,ATI的零碳飞行项目发布了氢燃料电池技术发展路线图,旨在提供战略目标和航空燃料电池系统的潜在实现方法,该路线图评估了相关技术指标、关键部件和系统,以及预测了技术发展阶段和趋势等。 MORE
2023-11-18 《航空动力》
在国家“双碳”目标和积极产业政策引导下,我国风电技术不断进步,处于国际领先水平,相关产业呈蓬勃发展态势,正逐步成为我国新型电力系统的主力军之一。湖南作为科教资源大省,聚焦风电装备创新发展需求,创新产学研转化形式,不断发力风电技术研究与装备研发,一批突破性成果相继落地。 MORE
2023-11-17 经济日报
储能系统中的电池管理系统(BMS)是保证储能系统安全和性能稳定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在市场上主要存在三种类型的BMS技术,包括分布式BMS、集中式BMS和模块化BMS。 MORE
2023-11-17 储能派
kWh,储能在“两充两放”情况下为度电成本为0.6~0.7 元/kWh。 一、化学储能技术经济性比较 二、物理储能技术经济性比较 预计各类储能技术发展目标如下,预计到2030 年,压缩空气、全钒液流电池、飞轮储能在初始投资成本上,预计有30%、50%、50% 以上的下降空间 MORE
2023-11-14 阳光工匠光伏论坛
氢气能源(以下简称氢能)作为一种可再生的、清洁高效的二次能源,具有资源丰富、来源广泛、燃烧热值高、清洁无污染、利用形式多样、可作为储能介质及安全性好等诸多优点,是实现能源转型与碳中和的重要能源。氢能技术不断成熟,逐渐走向产业化,同时伴随着世界面对气候变化和自然灾害加剧的压力持续增大,氢能得到了世界各国的重点关注,已成为许多国家能源转型的战略选择。 MORE
2023-11-14 能源情报
今年以来,我国电解水制氢市场热度不减。2023年前三季度的新增绿氢项目快速增长,大型绿氢示范项目纷纷建成投产。6月,我国首个万吨级新能源制氢项目——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纳日松光伏制氢产业示范项目成功制取第一方氢气;8月,中国石化宣布,我国规模最大的光伏发电直接制绿氢项目——新疆库车绿氢示范项目全面建成投产。 MORE
2023-11-14 氢能源与燃料电池
本文介绍了根据“双碳”的要求数据中心在当前情况下采用氢能源的优缺点,以及制造氢气和储存运输的难点,也介绍了几种制备氢气的方法以及现在利用和制造氢能源的情况,同时也介绍了氢电池和氢发动机的工作原理。为了解决氢气的运输和储存采取的有效措施。 MORE
2023-11-14 《数据中心建设+》杂志 王洪涛
双碳大背景下,氢能作为一种储量大、污染小、热值高、可再生的清洁能源,为各行业脱碳提供了重要途径。 过去大家提到氢能,想到的都是「氢燃料电池」。但氢能的应用已经渗透到传统能源的各个方面,主要分为三大类:氢交通、氢储能、氢工业。未来,三大场景将共同推动氢能的发展。 MORE
2023-11-13 固块氢储能专家 艾氢技术
到2050年,氢气需求量将接近6000万吨,实现二氧化碳减排约7亿吨,氢能在我国终端能源体系中占比超过10%,产业链年产值达到12万亿元,成为引领经济发展的新增长极。发改委正式发布的《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 年)》,《规划》明确“十四五”时期的发展目标是:燃料电池车辆保有量约5万辆,部署建设一批加氢站,可再生能源制氢量达到10-20万吨/年,实现二氧化碳减排100-200万吨/年。 MORE
2023-11-13 氢能碳中和
未来,新型电力系统将是以新能源为主体的电力系统,但大规模地接入具有波动性、间歇性的新能源,将使新型电力系统呈现出高新能源占比、高电力电子化两个特点,安全稳定性受到影响。储能是解决这些问题的一个很好的手段,能为电网提供灵活性支撑、提供惯量,将重塑电力系统“多端互动、超级融合”的物理形态。 MORE
2023-11-11 高工储能
电池储能技术利用电能和化学能之间的转换实现电能的存储和输出,不仅具有快速响应和双向调节的技术特点,还具有环境适应性强、小型分散配置且建设周期短的技术优点,颠覆了源网荷的传统概念,打破了电力发输配用各环节同时完成的固有属性,可在电力系统电源侧、电网侧、用户侧承担不同的角色,发挥不同的作用。截至2018 年底,全球电池储能技术装机规模6058.9 MW,其中,中国装机规模1033.7 MW,美国、中国、韩国排名前三位。 MORE
2023-11-11 赣州科技
碳中和目标下,新型电力系统储能至关重要,在发电侧(电网侧(用电侧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是新能源消纳以及电网安全的必要保障。根据中国2030年碳达峰规划目标,新能源发电总装机容量将达到12亿kW以上。新能源发电具有不稳定性、随机性与间歇性的问题,需要进行配储和调峰,随着新能源发电占比的提高,整个电力系统的电力电量平衡模式也需要重构。现有电力系统以抽水蓄能为主,但其地理资源稀有,存在明显发展瓶颈,发展新型储能成为必然趋势。 MORE
2023-11-11 王大才 曾杰
2025-04-02
2025-03-27
2025-04-01
2025-04-07
2025-03-31
2025-04-02
2025-04-08
氢能作为一种备受追捧的零污染高效能源,其稀缺性使得人们对其渴求不已。然而,能耗巨大的压缩过程以及极低温度下的液化环节,被视为通往氢能转型之路上的重大障碍。在此背景下,氨成为热门的替代选项,尽管这种物质带有些许气味,但它有望成为能源转型中的奇迹材料。
作者:Dominik Steph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