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制氢国,2022年我国氢气产能约为4100万吨/年,产量为3781万吨/年。预测在2030年碳达峰愿景下,我国氢气的产量预期将超过5000万吨/年。目前我国氢制取几乎都来自化石能源制氢和工业副产氢,这两种制氢路径技术成熟、产量大且产能分布广、成本低,但是大多属于碳基能源制取的灰氢,其碳排放比较高。 MORE
2024-03-09 苏航聊ESG碳中和
中国工程院院刊《中国工程科学》2023年第6期刊发北京智慧能源研究院高级工程师彭笑东研究团队的《风光波动电源下质子交换膜电解水制氢技术发展与应用》一文。文章围绕风光波动电源下电解水高效制氢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从风光波动特性及制氢方式、PEM电解水制氢特性及衰减机制、制氢应用现状、关键技术研发等方面,系统探讨风光波动电源耦合制氢存在的问题,以期为相应技术发展和产业应用研究提供基础参考。 MORE
2024-03-09 《中国工程科学》
SOEC是一种高温电解制氢方法。使用固体陶瓷材料作为电解质,在高达800摄氏度的温度下电解水。温度可以显著降低所需的电能,使该过程比低温电解更有效率。 MORE
2024-03-09 全球氢能网
从基础制备工序上来讲,TOPCon电池的制备要经过制绒、正面硼扩散、去BSG+碱抛、LPCVD、磷扩散、去PSG+RCA、氧化铝钝化、正背膜、丝网印刷、烧结、检测分选、包装。 MORE
2024-03-07 光伏技术
2015年之后,光伏发电技术是以PERC为主,之后TOPCon再升级,也是以PERC电池工序为基础。PERC电池的制备要经过硅片检测,制绒、扩散、刻蚀、氧化、背钝化、PECVD、背激光、丝网印刷、烧结、检测分选、包装。 MORE
2024-03-07 光伏技术
绿氢制取技术包括利用风电、水电、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太阳能光解水制氢及生物质制氢,其中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是应用最广、技术最成熟的方式。 MORE
2024-03-05 水电总院
2023年以来,各大厂商相继发布300+Ah大电芯。涵盖300、302、304、305、306、314、315、320、322、325、340、360、375、560、580、628、1130等多个型号,其中314Ah占比最高。 MORE
2024-02-24 网络整理
非裂解型化学吸附固态储氢材料能够同时兼具化学反应型储氢材料(例如MgH2,LiBH4等)高储氢密度以及物理吸附型储氢材料(例如多孔碳,石墨烯等)优异的动力学性能的双重优点。 MORE
2024-02-22 西安工业大学
犹他大学在TiFe合金储氢性能的研究上取得进展:技术突破:(1)TiFe0.9和TiFe0.95在室温下可活化,其吸氢动力学可在几个加氢循环内得到改善; MORE
2024-02-22 国际储能技术与产业联盟
储存电能就需要一种介质或容器,而电池就正是把电能储存起来的容器。一般在光伏储能系统中主要用到两大类的电池,即铅酸类电池和锂电池。 MORE
2024-02-21 新能源技术与企管\程冰蕾
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可简单分为两大类:分别是三元锂电池和磷酸铁锂电池。相较于磷酸铁锂电池,三元锂电池的优点就是能量密度更高,同等体积下动力电池容量更大,但缺点也很明显,就是热稳定性较差,对环境温度比较敏感,需要较高的安全保护 MORE
2024-02-20 新能源技术与装备
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日益增长和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已成为全球能源转型的重要方向。其中,光伏发电技术以其清洁、高效、可再生的特点,得到了广泛应用和推广。然而,光伏发电的间歇性和不稳定性问题也给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带来了挑战。因此,如何解决光伏发电的储能问题,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已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 MORE
2024-02-10 SMM储能
锂离子电池PACK又称电池模组,是一种锂离子电池的制作工艺,是包装、封装、装配的意思,是指将多个锂离子单体电芯组通过并串联的方式连接而成,并考虑系统机械强度、热管理、BMS 匹配等问题。 MORE
2024-02-09 储能新说
燃料电池发电原理与原电池或二次电池相似,电解质隔膜两侧分别发生氢氧化反应与氧还原反应,电子通过外电路作功,反应产物为水。燃料电池单电池包括膜电极组件(MEA)、双极板及密封元件等。 MORE
2024-02-07 连线新能源
近年来,全球绿氢产业爆发,电解水制氢设备需求猛增。由于碱性电解水制氢技术可大规模制氢且成本较低,目前占据了绝大部分的市场订单,被认为是目前最为成熟的一项技术。然而,氢能产业的快速发展对电解槽产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碱性电解槽其结构、材料等方面的设计仍有较大的优化空间。 MORE
2024-02-07 高工氢电
氢能产业链整体可以分为氢能制取、氢能储运、氢能应用三大环节,其中储运环节是高效利用氢能的关键,是影响氢能向大规模方向发展的重要环节。在氢能全产业链中,氢的储运是制约我国氢能和燃料电池产业发展的关键环节,因为氢气特殊的物理、化学性能,使得它储运难度大、成本高、安全性低。 MORE
2024-01-27 氢能人
用户侧储能容量确定应校核用户内部负荷峰谷比,额定功率和放电时间应综合考虑用户的消纳能力,储能配置容量不宜导致用户内部负荷峰谷比倒置。储能配置可用于降低用户变压器新增容量。 MORE
2024-01-24 储能派
本文研究了新型储能的发展及应用,重点选取抽水蓄能、锂离子电池、压缩空气、钒液流电池、铅炭电池等5类储能进行经济性评估和应用前景分析。总结了各种储能技术特性、差别及适用范围。 MORE
2024-01-24 中国节能协会碳中和专业委员会
国内大储市场发展迅速,多家储能品牌依托国内渠道资源加大出货布局。2021年国内储能出货宁德时代遥遥领先,储能PCS出货上能电气、科华数据增长迅速。 MORE
2024-01-17 数能储闻
摘要:氢能具有单位质量热值高、用途广泛和可再生等优点,备受关注。介绍了3种电解水制氢设备,指出风电制氢主要有3种连接形式:并网型风电制氢;离网型风电制氢;并网不上网型风电制氢。光伏制氢主要有2种类型:间接连接;直接连接。结论表明质子膜电解水制氢技术对新能源(风电、光伏发电)电源的波动性适应性较强,应从电极材料等方面入手,降低质子膜电解水制氢设备成本。 MORE
2024-01-16 分布式能源
2025-03-06
2025-03-06
2025-03-13
2025-03-17
2025-03-18
2025-03-13
2025-03-21
氢能作为一种备受追捧的零污染高效能源,其稀缺性使得人们对其渴求不已。然而,能耗巨大的压缩过程以及极低温度下的液化环节,被视为通往氢能转型之路上的重大障碍。在此背景下,氨成为热门的替代选项,尽管这种物质带有些许气味,但它有望成为能源转型中的奇迹材料。
作者:Dominik Steph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