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CHP技术采用吸收能力强的碱液为吸收剂,进行高效率、宽浓度范围的灵活式碳捕集,生成碳酸盐溶液后通过电解的方式进行碱液再生,并在阳极得到高纯度二氧化碳,阴极得到高纯度、高价值副产品氢气。 MORE
2023-11-28 国家电投集团中央研究院
我们总体技术路线图是希望到2025年将高压气态储运氢技术问题解决,实现自主可控;到2030年前解决液氢储运技术难题 MORE
2023-11-28 氢云链
煤制氢和天然气制氢属于化石能源制氢,是现阶段发展较为成熟、应用较为广泛的制氢方式。 MORE
2023-11-28 鄂托克前旗委宣传部
目前,钙钛矿/晶硅叠层太阳能电池通常采用透明导电金属氧化物薄膜(ITO)作为中间复合层,但ITO在制备过程中存在溅射损伤等问题。因此,开发高效的中间复合层,对提升钙钛矿/晶硅叠层太阳能电池的效率,加速产业化进程颇为重要。 MORE
2023-11-25 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国家标准委、国家能源局等六部门联合印发《氢能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23版)》(以下简称《指南》),系统构建氢能制储输用全产业链标准体系。 MORE
2023-11-25 《人民日报》
由于氢燃料电池系统上游的关键零部件尚未完全实现国产化与大规模生产,降本之路依然漫长,氢燃料电池汽车的价格也随之水涨船高,当前推广成本远高于传统燃油汽车与纯电动汽车。 MORE
2023-11-24 头豹研究院
中国能源体系面临着三大关键问题,而氢能源作为绿色零碳的二次能源,是解决我国能源问题能源体系转型、实现碳中和碳达峰、构建能源领域双循环体系、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必经之路。在政府端持续政策红利释放、产业端需求驱动、技术迭代支撑下,氢能产业发展已迎来窗口期。 MORE
2023-11-24 云道资本
11月21日,花都城投集团和东风集团红联共建推进会暨燃料电池乘用车示范运营项目验收评审会于东风日产技术中心成功召开。花都区财政局、花都城投集团、东风汽车集团、东风有限(东风日产)技术中心、联友出行科技有限公司相关领导和项目组成员等出席。 MORE
2023-11-24 广州日报
11月17日,2023第二十一届广州国际车展在琶洲盛大启幕。在当天上午的“智净新出行”广汽集团新闻发布会上,广汽集团回顾今年以来深化落实NEXT计划,在自主品牌、能源生态以及国际化等方面所取得的成果,并宣布将于2026年实现全固态电池装车搭载。 MORE
2023-11-24 第一氢能与燃料电池
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氢气生产国和消费国,年需求量超过3300万吨。。以氢为纽带,将可再生电力通过电解水转化为氢气进行储存和运输,当需要时再将氢气通过燃料电池转化为电力,从而实现能源的储存和利用。 MORE
2023-11-24 氢能客
作为一种绿色的交通工具,纯电动新能源汽车在近几年来得到了快速普及,它相对燃油汽车来说比较环保和节能。然而,纯电动汽车存在续航、充电效率与用户需求不匹配的情况。尽管新能源汽车的续航里程在不断增长,但是官方公布的数据大多仅能在理想工况下实现,实际续航里程还要打个折扣。 MORE
2023-11-24 新能源技术与企管 程冰蕾
明后两年,随着产能的进一步释放和厂商入市期货市场,锂价可能再度迎来回调期。未来3-5年,碳酸锂供应将很可能持续过剩,具体价格水平受限于盐湖等低成本产能释放速度,价格中枢可能回到甚至低于20万元/吨的水平,且波动幅度显著减小。 MORE
2023-11-23 顾本杰 朱清 矿业界
2023年11月14日,内蒙古自治区能源局发布《内蒙古自治区风光制氢一体化项目实施细则2023年修订版(试行)》等六个市场化实施细则的通知。 MORE
2023-11-23 内蒙古能源局
国内市场,风光强制配储政策推动储能需求指数增长。在市场需求爆发以及政策鼓励的双重推动下,成熟的抽水蓄能、锂电储能呈现爆发性增长,其他新型储能技术也进入了发展快车道。 MORE
2023-11-23 储能盒子
11月15日,以“激发创新活力 提升发展质量”为主题的第二十五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简称:第二十五届高交会),继续沿用“一展两馆”模式,在深圳会展中心(福田展区)和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宝安展区)两馆同时开幕举办。 MORE
2023-11-22 北京稳力
2024年的供给仍然要增加,并且可能持续到2025年。最低的价格或将来到5万-6万元/吨的价格。随着价格的持续下滑,将对上游锂矿企业的利润造成比较大的挤压进而形成新一轮洗牌。而随着需求端的增长,供给总量显著小于需求总量时并形成新的供需平衡后,碳酸锂的价格才会抬头。 MORE
2023-11-22 中国储能网
相关部门判断:碳酸锂价格底部区域对应现金成本 6-7.3 万/吨,折合含税价格底部 6.8-8.3 万/吨,2024 年底部区域全球将出现 25%锂资源企业进入亏损,然后高成本产能现金流亏损陆续出清,行业见底回暖。 MORE
2023-11-22 渝都期友汇
上市公司正在持续投资布局氢能领域,对行业发展而言是一大利好。11月以来,中原内配、三一重能、中国石化、科威尔、曼恩斯特、德迈仕、浩物股份、星源材质、兰石重装、江苏神通、密封科技、蜀道装备、安泰集团等超13家上市公司对外公布了布局氢能产业的最新进展。 MORE
2023-11-21 DT新材料
“绿氢”是未来能源结构的核心,市场容量达数十万亿人民币,当前主流的绿氢制备方式是电解水。海水占地球总水量的97.5%,向大海要水制氢是下一步最理想、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迄今为止,可规模化的高效稳定海水制氢技术仍是世界空白,其制约核心在于 MORE
2023-11-21 DT新材料
11月16日,国鸿氢能科技(嘉兴)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鸿氢能”)成功通过上市聆讯,即将登陆港交所主板上市,国鸿氢能曾分别于2022年11月和2023年5月两次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作为中国氢燃料电池领域的领先技术型企业,国鸿氢能一直致力于研究、开发、生产和销售氢燃料电池电堆及氢燃料电池系统,广泛应用于交通运输、固定式发电和备用电源发电等多元化场景。 MORE
2023-11-21 全球氢能网等
2025-03-25
2025-04-02
2025-04-07
2025-03-27
2025-04-01
2025-03-25
2025-03-31
氢能作为一种备受追捧的零污染高效能源,其稀缺性使得人们对其渴求不已。然而,能耗巨大的压缩过程以及极低温度下的液化环节,被视为通往氢能转型之路上的重大障碍。在此背景下,氨成为热门的替代选项,尽管这种物质带有些许气味,但它有望成为能源转型中的奇迹材料。
作者:Dominik Steph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