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氢电解槽的产氢量是衡量其性能的关键指标之一,直接反映了电解槽在一定条件下的生产能力。对于制氢企业而言,产氢量关乎生产成本与经济效益,准确的产氢量测试能帮助企业评估设备运行效率,合理规划生产规模与能源消耗。 MORE
2025-02-12 老杨札记
近期,宁德时代还宣布推出了骁遥增·混电池,并进一步将钠离子电池技术落地在骁遥超级增·混电池之中。该电池纯电续航400km以上,可实现4C超充。 MORE
2025-02-09 起点钠电
记者日前从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获悉,该校前沿学部理学院副教授陶有堃团队在质子膜水电解制氢阳极电催化领域取得重要进展,通过引入钨—氧桥联,解决了铱镍氧电催化剂重构的活性—稳定性难题。相关论文近日发表于《自然·通讯》。 MORE
2025-02-09 科技日报
电解水制氢原料为水、过程无污染、理论转化效率高、获得的氢气纯度高,但该制氢方式需要消耗大量的电能,其中电价占总氢气成本的60%~80%。 MORE
2025-02-08 新能源技术与装备
最近,北京大学的庞全全团队,开发了一种新型电解质材料,造出的新型全固态锂硫电池有望实现分钟级快充和万次循环充电,最新学术论文已经发表在了《Nature》上。 MORE
2025-02-08 超电实验室
自动化技术在推动向清洁燃料经济转型的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本文讲述了自动化技术是如何促进更安全且高效的绿氢生产。 MORE
2025-02-07 Veronica Constantin
该研究成果表示在持续研发投入下,钠离子电池在特定技术路线(如层状氧化物+硬碳体系)有望在2030年代中期实现0.55-0.65元/Wh的平准化成本,较磷酸铁锂电池形成15-20%的价格优势。 MORE
2025-02-06 材料人
本文章重点分析了储能磷酸铁锂电池在不同使用工况下的老化机理,并从电芯设计、电芯制造及应用多个维度分析延长磷酸铁锂电池寿命的关键因素及最佳使用参数,为长寿命储能系统的开发和应用提供技术支持。 MORE
2025-01-23 锂电前沿
磷酸铁锂电池是指以磷酸铁锂为正极材料的锂离子电池。具有工作电压高、能量密度大、循环寿命长、安全性能好、自放电率低、无记忆效应、高温性能好、重量轻、环保等特点,市场上普遍选择磷酸铁锂作为动力型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 MORE
2025-01-23 网络
氢能作为一种备受追捧的零污染高效能源,其稀缺性使得人们对其渴求不已。然而,能耗巨大的压缩过程以及极低温度下的液化环节,被视为通往氢能转型之路上的重大障碍。在此背景下,氨成为热门的替代选项,尽管这种物质带有些许气味,但它有望成为能源转型中的奇迹材料。 MORE
2025-01-22 流程工业
在全球向绿色氢气经济转型的过程中,海水电解被认为是一个潜在的解决方案。然而,本文作者指出,直接海水电解(DSE)的技术挑战和现实意义的缺乏,可能会导致研究和资金的浪费,从而阻碍实际可行的电解槽技术的发展。 MORE
2025-01-22 氢能之家
电解水制氢中,电耗和折旧构成其主要成本。估算基准情形下碱性和PEM电解水制氢单位成本分别为21.85和25.29元/kg,电耗成本分别占总成本的86%和70%。 MORE
2025-01-21 飞跑的鹿
在过去几年,SOEC电解槽以其具有效率更高、运行成本更低、可利用工业余热、能生成合成气等优势,人们普遍认为其在应用方面有很大潜力,且随着技术发展和自动化生产线的出现,产业化进程在加快,未来降本空间巨大,市场前景广阔。而目前市场上鲜有新的SOEC电解槽厂家出现,这是为什么呢? MORE
2025-01-21 氢能学习笔记
截至2024年3月底,我国公开在建及规划建设的电解水制氢示范项目装机总规模超过64GW,绿氢项目建设呈爆发式增长,我国风光发电制绿氢装备市场将开启万亿级新赛道。 MORE
2025-01-11 王宇田 中国石化集团物资装备部
工信部发布《国家工业节能降碳技术应用指南与案例(2024年版)》,其中,《氢能制取及利用技术》部分,共遴选并详解了15项技术,涵盖了重载物流长途运输车辆、氢储能发电系统、加氢站和制加氢一体站建设及改造、氢能轨道交通、可再生能源制氢、氢气锅炉、大规模氢储运装置、工业炉窑、生物质合成气制氢、绿色航煤制备、富氢尾气利用等多个应用领域。 MORE
2025-01-10 节能与综合利用司
目前,氢能产业的发展如火如荼,其中,碱性电解水 (AWE) 制氢、高压气态储氢和氢燃料电池等技术已经得到初步示范应用,但仍存在关键技术短板亟待突破的问题,比如:AWE 制氢中低电压、高电流密度、高稳定性电极材料的可控制备,氢燃料电池中高可靠性和耐用性的催化剂和质子交换膜的制备。 MORE
2025-01-10 太阳能杂志
尽管氢能是实现去化石燃料化的理想选择,但实际上它并非易得之物。正因为如此,工业界、学术界、政策制定者以及社会各界需齐心协力,共同努力将氢能源经济与零碳排放的目标成为现实。 MORE
2025-01-09 Jürgen Nowicki
动力电池是电动汽车的关键部件,其性能直接决定了电动车的续航里程、环境适应性等关键参数。当前主流动力电池为锂离子电池,具有能量密度高、体积小、无记忆效应、循环寿命长等优点,但仍然存在续航里程不足的问题。电极材料决定了电池的能量密度,而电解液基本决定了电池的循环、高低温和安全性能。 MORE
2025-01-07 锂电池产业通
因为电池热特性,热管理成为电化学储能产业链关键一环。从产业链价值量拆分来看,储能系统中电池成本占比约55%,PCS占比约20%,BMS和EMS合计占比约11%,热管理约占2%-4%。 MORE
2025-01-07 新能源电池热管理
2025-04-02
2025-03-27
2025-04-01
2025-04-07
2025-03-31
2025-04-02
2025-04-08
氢能作为一种备受追捧的零污染高效能源,其稀缺性使得人们对其渴求不已。然而,能耗巨大的压缩过程以及极低温度下的液化环节,被视为通往氢能转型之路上的重大障碍。在此背景下,氨成为热门的替代选项,尽管这种物质带有些许气味,但它有望成为能源转型中的奇迹材料。
作者:Dominik Steph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