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焰探测器是一种用于检测室内或建筑物中火灾的装置,可以通过感知火焰、烟雾和其他与火灾有关的环境变化警报人员并触发火警系统。涉氢场所有何特殊之处,火焰探测器又该如何选型呢?本文将从氢气燃烧特性、火焰探测器工作原理及分类、火焰探测器选型等方面展开介绍。 MORE
2024-08-20 氢能观察
从材料、性能、效率和成本,四种电解水技术都有自身的优势和挑战。相比碱性电解槽,在特定应用场景(如车规级氢能、波动性可再生能源)中PEM的优势日渐明显,国际上许多新建项目已开始选用PEM电解槽,其市场渗透率预期会逐步扩大。SOEC和AEM作为新兴技术都有巨大潜力,也是欧美研发的重点,但前者在规模量产前在耐久性、制造工艺上还有待提升,后者目前还处在基础材料研发阶段。 MORE
2024-08-17 氢能俱乐部
甲醇生产按照二氧化碳和氢气来源可分为棕色甲醇、灰色甲醇、蓝色甲醇和绿色甲醇,其生产过程的碳排放逐渐降低。棕色甲醇和灰色甲醇分别通过煤的气化和天然气的重整生成合成气,并进一步反应生产甲醇。该路径由于大量使用化石燃料,碳排放较高。 MORE
2024-08-16 氢能视野
随着新能源的大发展,在新型电力系统构建过程中,风电、光伏等可再生能源的比例将大幅度攀升,但其间歇性和波动性容易使得发/用电匹配失衡,电力系统可调容量、惯量下降。储能是高比例的可再生能源接入电网后,维持电力系统平稳运行的必然选择。 MORE
2024-08-15 南方能源建设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在《煤电低碳化改造建设行动方案(2024—2027年)》中提出目标:到 2025 年,首批煤电低碳化改造建设项目全部开工,转化应用一批煤电低碳发电技术。其中,采用绿氨掺烧,以及应用二氧化碳加氢制甲醇等化工利用技术,成为主要实施路径。 MORE
2024-08-14 施耐德电气
随着国内以风电、太阳能为主的可再生能源快速增长,可再生能源消纳能力不足和并网困难等问题愈发突出,大规模储能系统被证实是解决该问题的有效方法。本文回顾了现有成熟储能系统的不足与限制,分析氢储能的优势特点,构建了电能链和氢产业链融合的氢储能系统,为可再生能源的进一步发展提供良策。 MORE
2024-08-14 江苏省储能行业协会
电化学储能被广泛应用在可再生能源存储系统中,但是现存的电池技术依旧面临活性物质占比小、制备流程复杂、人力物力成本高、回收困难等挑战。锂浆料电池(Semi-solid lithium-ion batteries (SSLIBs))直接将活性材料、导电碳添加剂和电解液混合作为电极实现能量存储 MORE
2024-08-14 能源学人
氢储能技术被认为是极具潜力的新型大规模储能技术,适用于极短或极长时间能量储备的技术方式。与化学电池储能类似,氢气储能技术的外部环境依赖性小,项目建设选址方便、环境影响小,但是与其他储能技术相比,其能量转换效率偏低,成本高,商业化应用的各个环节仍存在不少瓶颈。 MORE
2024-08-14 储能圈
四大绿氢制备路线中,哪一条代表未来趋势?绿氢降本之路会如何推进?本文将结合行业专家的专访,对这些关键问题做分析探讨。 MORE
2024-08-13 氢能之家
氢能无污染、热值高,是极具发展潜力的清洁能源,氢能产业的发展是我国实现能源转型从而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中之重。氢能的储运是氢能利用中的关键一环,作为主流储氢技术之一,氢气液化技术为氢气与氢能的生产、储存、运输提供了解决方案。 MORE
2024-08-09 上海市氢科学技术研究会
2024年8月3日从南开大学获悉,南开大学电子信息与光学工程学院罗景山教授团队联合西班牙巴斯克大学科研团队,在电催化水分解制氢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 MORE
2024-08-08 南开大学
在输氢管道的过程中,上游制取的氢气经过增压站加压后,被送入输氢管道进行长距离输送。当氢气输送至用氢地的氢气储配站后,可以通过调节压力将其引入加氢站。最终,加氢机将氢气注入终端车用储氢瓶。 MORE
2024-08-08 氢眼探索
随着新能源的大发展,在新型电力系统构建过程中,风电、光伏等可再生能源的比例将大幅度攀升,但其间歇性和波动性容易使得发/用电匹配失衡,电力系统可调容量、惯量下降。储能是高比例的可再生能源接入电网后,维持电力系统平稳运行的必然选择。在全球碳中和的时代背景下,氢能与储能的交叉、融合发展,将迎来巨大发展前景。 MORE
2024-08-07 南方能源建设
近日,工信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发布《国家工业节能降碳技术应用指南与案例(2024年版)》之十:氢能制取及利用技术。共计十五个方面,包括:大功率重卡车用燃料电池发电系统、氢燃料分布式发电系统、加氢站成套装备、氢能轨道交通用燃料电池动力系统、兆瓦级固体聚合物电解质电解水制氢技术、氢气锅炉低氮燃烧技术、镁基固态储运氢技术、规模化风光离网直流制氢技术、绿色醇氢燃料在工业炉窑中的应用、二氧化碳加氢制绿色航煤技术、面向轨道交通的制储一体化移动供氢系统、风光制绿氢合成氨技术、生物质合成气制绿氢技术、生物质气化-费托合成制备绿色航煤技术、富氢尾气综合利用制氢技术。 MORE
2024-08-03 第一氢能与燃料电池
氢脆是指金属材料在冶炼、加工、热处理、酸洗和电镀等过程中,或在含氢介质中长期使用时,材料由于吸氢或氢渗而造成机械性能严重退化,发生脆断的现象。人们不仅在普通的钢材中发现氢脆现象,在不锈钢、铝合金、钛合金、镍基合金和锆合金中也都有此现象。 MORE
2024-08-02 三一氢能等
两步法电解水制氢技术通过一个能够存储和释放电子的双极电极将产氢和产氧步骤完全拆分而不受限于时间和空间,在不使用膜分离器情况下实现高效制氢,突破了高压制氢气体渗透混杂这一技术瓶颈。 MORE
2024-07-27 官方媒体/网络新闻
氢储能是利用电力和氢能的互变性而发展起来的。氢储能既可以储电,又可以储氢及其衍生物(如氨、甲醇)。狭义的氢储能是基于“电氢电”(Power-to-Power,P2P)的转换过程,利用低谷期富余的新能源电能进行电解水制氢,储存起来或供下游产业使用;在用电高峰期时,储存起来的氢能可利用燃料电池进行发电并入公共电网。 MORE
2024-07-26 三一氢能
固态电池被中日韩等全球多国作为发展战略布局。代表企业包括国内的太蓝新能源、宁德时代、比亚迪,以及国际上的通用、福特、大众、日本丰田等车企,Solid Power、QuantumScape等专业企业。 MORE
2024-07-23 汽车工艺师
本综述文章探讨了质子交换膜水电解槽(PEMWE)阳极的工程设计,以提升其性能并降低成本。PEMWE被广泛认为是大规模制氢的理想技术,因其高效、稳定和高输出压力。 MORE
2024-07-20 网络
在当下国内制氢电解槽行业竞争日益激烈的态势下,碱性电解槽成本已然降至 1000 元/kW 的水平,而 PEM 电解槽却仍在 3000 - 5000 元/kW 左右居高不下,致使 PEM 电解槽在国内颇有英雄无用武之地之感。在PEM电解槽技术降本的路径当中,提升电流密度乃是公认的首要方案。 MORE
2024-07-20 三一氢能
2025-03-06
2025-03-06
2025-03-13
2025-03-17
2025-03-18
2025-03-13
2025-03-21
氢能作为一种备受追捧的零污染高效能源,其稀缺性使得人们对其渴求不已。然而,能耗巨大的压缩过程以及极低温度下的液化环节,被视为通往氢能转型之路上的重大障碍。在此背景下,氨成为热门的替代选项,尽管这种物质带有些许气味,但它有望成为能源转型中的奇迹材料。
作者:Dominik Steph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