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预测的大概是在2024年上半年,然而进入2023年第四季度就有电芯企业喊出了0.45元/Wh,也有储能集成商表示0.66元/Wh他们也可以卖,这样的价格几乎是比照着年初对半砍。 MORE
2023-11-01 能源信息
2025年,全市新型储能产业营业收入达到200亿元,装机规模达到15万千瓦,努力把中山打造成为珠江口西岸储能电池产业集聚区、氢储能产业集聚区。 MORE
2023-11-01 中山市政府门户网站
《国产新能源车加速布局全球产业链》文章称,比亚迪宣布全资投建的首个海外乘用车工厂预计2024年投入运营,同时还将在巴西等地建设工厂;东风表示旗下新能源品牌岚图将在芬兰等北欧市场投放,今年第四季度将开始交付;上汽通用五菱表示,未来将积极扩大在印尼投资,更深入参与印尼新能源汽车产业及生态建设…… MORE
2023-11-01 新华网 袁小康
在2022年利好政策以及投资热潮的双重加持下,2023年储能产业规模将进一步扩大,增量扩产成为各主要储能企业新时尚。今年,亿纬锂能称拟分别与湖北荆门、云南曲靖签订60GWh动力储能电池生产线及辅助设施项目、23GWh圆柱磷酸铁锂储能动力电池项目。年初至今,产业链上下游就已经有近二十家企业宣布最新储能项目建设规划。 MORE
2023-11-01 绿色湾区双碳青年
据统计,2023年9月份国家及地方共发布储能相关政策58条!其中国家出台政策6条,地方出台政策52条。根据储能政策的具体指向,地方政策中,储能补贴政策10条、新型储能项目相关政策3条,储能参与电力市场化相关政策5条、新能源配储政策6条、储能规划布局的政策7条、充换电及新能源汽车相关政策12条、其他相关政策9条。 MORE
2023-11-01 国际能源网
当前我国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历史性超过煤电,未来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仍会加速增加。钢铁行业作为构建新型能源体系的关键主体,应当顺势而为推动能源转型。协同用好传统化石能源和新能源,即从节能向用能转型,则需要各方群策群力、深入研究。 MORE
2023-11-01 全国能源信息平台 王长尧
10月27日,EnerVenue公司投资建设的屹创新型储能项目签约暨开工仪式在武进国家高新区举行,恒基兆业地产有限公司、香港中华煤气有限公司主席李家杰博士,EnerVenue创始人、美国斯坦福大学材料系教授崔屹,EnerVenue首席执行官约尔格·海涅曼出席。常州市委书记陈金虎致辞。 MORE
2023-11-01 武进国家高新区
8月23日,大全能源发布《关于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公司股份方案的公告》,拟使用自有资金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公司股份,回购的股份将全部用于员工持股计划或股权激励。回购价格不超过人民币50元/股(含),回购资金总额不低于人民币2亿元(含)且不超过人民币4亿元(含)。截至10月16日,大全能源累计回购公司股份1,616,588股,占公司总股本0.0754%,回购成交的最高价为40.58元/股,最低价为36.01元/股,支付的资金总额为人民币6,358.67万元(不含交易费用)。 MORE
2023-11-01 赶碳号科技
多年来,关于可再生能源的话题大多是太阳能与风能,但在海洋深处,一个新的竞争者出现了:海藻。这种不起眼的生物或将成为未来可持续能源发展的关键,因为它提供了一种既可再生又环保的生物燃料来源。 MORE
2023-11-01 能源舆情
近年来,在气候变迁、低碳减排、国际局势不稳定等因素推动下,以海上风电等为代表的新能源、清洁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提速换挡,在欧洲、亚太等区域走过从试验探索到商业化运作的阶段,逐步驶上了规模化发展的高速路。 中国不是海上风电开发利用的最早起步者,却在过去近十年内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跑出了海上风电开发建设的中国速度。 MORE
2023-11-01 国资报告 潘伟
近年来,随着光伏等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新型储能需求空间广阔,成为能源发展“新风口”。业内专家预测,2025年,我国新型储能产业规模或将突破万亿元。我国新型储能产业即将进入爆发期。 MORE
2023-11-01 中国电子报
储能行业竞争加剧,大量系统集成商生存困难,锂电燃爆特质没有实现根本性突破,盈利难题迟迟不能解决,密集扩产潮下的产能过剩悄然来临。 MORE
2023-11-01 中国能源报 卢奇秀
2022年,随着俄乌冲突带来的欧洲户储爆发。吸引大量供应商涌入其中,导致进入2023年仍处在消库存阶段。且随着欧洲能源、电力价格回落,用户购买户储产品存在观望心态,叠加当地工人大规模游行罢工,严重滞后了户储安装进度。 MORE
2023-11-01 储能盒子
在深入推进“双碳”目标的背景下,深圳瞄准储能产业“万亿级”蓝海,政策红利持续释放,龙头企业不断涌现,产业生态日益完善。正在深圳举行的2023国际数字能源展上,专门设置以储能为主的新能源展区,推动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MORE
2023-11-01 深圳特区报 钟汝芳
中能建张掖光储氢热综合应用示范项目”一期1000标方每小时电解水制储氢一体化项目成功投运,这标志着甘肃省首批“绿氢”产能供应市场,为“河西氢能示范走廊”补上重要一环。地处河西走廊“蜂腰”地带的甘肃张掖市,抢抓国家“双碳”战略政策机遇,超前布局氢能产业,推动“风光火氢醇”多能互补和“发输储运造”一体发展,实现了氢能产业从无到有、逐步培优,产业链条加速形成。 MORE
2023-11-01 中国新闻网 路晓瑛
“十四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的主要内容:加快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在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中的应用,有序推进农村清洁取暖。推进农药化肥减量增效、秸秆综合利用等。 MORE
2023-11-01 北京能源协会
国内首个生物制氢及发电一体化项目近日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平房污水处理厂完成入场安装、联调,启动试运行。项目依托于中国工程院任南琪院士团队关于生物制氢的最新科研成果,集合氢蓝时代、工大环境、龙江环保在智慧氢能解决方案、创新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及系统集成、环保技术示范应用与推广等方面的优势,通过示范工程推广产业应用,抢占生物制氢发电综合应用领域技术及市场的先机和制高点。 MORE
2023-11-01 北京能源协会
按照目前的能源发展来看,生物质能是仅次于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化学能源外的第四大能源。根据国际能源署的预测,在2030年全球36%的能源消费或将来自可再生能源,其中生物质能将占到可再生能源部分的60%。生物质能或将成为双碳大背景下能源发展的新趋势。 MORE
2023-11-01 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战略研究报告
伴随着补贴与弃风,我国的风电行业发展呈现出周期波动的特点:补贴刺激装机爆发—消纳能力不足—政策限制装机—消纳好转—新增装机恢复—补贴退坡—抢装爆发。直到2021年陆上风电的国补彻底退出,我国陆上风电已实现平价上网,风电投资逐步进入市场化发展阶段。相较陆上风电,海上风电天然优势显著。 MORE
2023-11-01 储能电站
印度国有金融公司REC承诺为印度东部奥里萨邦塔塔钢铁工厂的两个绿色氢和氨项目提供4100亿卢比(37.2亿美元)的资金。在与印度可再生能源开发商ACME集团和Avaada分别签署的谅解备忘录(mou)中,它已同意分别向两家公司提供1600亿卢比和2500亿卢比。 MORE
2023-11-01 全球氢能网
2025-03-25
2025-04-02
2025-04-07
2025-03-27
2025-04-01
2025-03-25
2025-03-31
氢能作为一种备受追捧的零污染高效能源,其稀缺性使得人们对其渴求不已。然而,能耗巨大的压缩过程以及极低温度下的液化环节,被视为通往氢能转型之路上的重大障碍。在此背景下,氨成为热门的替代选项,尽管这种物质带有些许气味,但它有望成为能源转型中的奇迹材料。
作者:Dominik Stephan